第一百七十五章 浮水
西蜀国靖安司,暗探刘崇,负手立于一座废弃高楼之上,凛冽的春风呼啸而过,吹起他的衣袂猎猎作响,可他仿若未觉,一双深邃的眼眸死死盯着下方那如红色潮水般不断汇集的红莲圣教教兵。
他们身着红衣,手持利刃,在夜色的掩护下,涌动着一股让人胆寒的狂热气息。
“哼。”刘崇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嘴里喃喃自语道:“如此阵仗,想必够燕国朝廷和那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喝一壶的了。”
此时,他微微仰头,嘴角勾起一抹似有若无的弧度,那低沉的声音仿若从九幽地狱传来,却又带着几分按捺不住的快意,在这静谧空间里幽幽回荡。
“哼,燕国朝堂那帮蠢货,平日里作威作福,如今可有的忙了。”他轻声呢喃,仿佛眼前已浮现出燕国京都那威严朝堂之上即将上演的慌乱与惊惶,官员们面面相觑、手足无措,平日里的镇定自若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冲击得荡然无存。一想到这儿,他笑意更浓,眼中满是讥讽。
“说起来,还真得好好感谢这一场天地大震。”他负手而立,脚步沉稳却难掩内心的兴奋:
“那地动山摇之时,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灾民遍地皆是。可于我等而言,却是天赐良机。原本在燕国京都附近秘密筹备已久的计划,虽万事俱备,却总觉得缺了那么一股能将京城周边火势彻底点燃的东风。谁能料到,这场灾难如同催化剂,让一切变得不同了。”
“咱们的红莲圣教起义计划,有了这些灾民,影响力远超预期。”
“大人说的是,灾民们满心悲愤,对燕国朝廷的不作为怨声载道,此刻只需稍加引导,他们便会成为咱们冲锋陷阵的力量。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这可不就是天助我等!待红莲圣驾一起,必能如燎原之火,将燕国这腐朽的朝堂烧个精光,开启新的乾坤盛世。”
身旁的陈风亦是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低声附和道:“大人,刚刚收到应天府那边传来了消息,六扇门的人已经开始对我们掌握的,雪国雪衣司多的几处据点进行,调查了,相信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将这几个据点连根拔起,说不定还能顺藤摸瓜,抓到更多的雪国暗探,您这一招借刀杀人实在是高啊!雪衣司这帮蠢货,被咱们玩弄于股掌之间,还浑然不知。”
刘崇微微仰头,任由那带着寒意的春风拂过面庞,神色间尽是运筹帷幄的自信,冷笑道:“雪衣司以为自己在应天府潜藏得够深,却不知我靖安司耳目遍布,早已将他们在此地的一举一动皆在掌控。此番借六扇门之手,既能折损雪国势力,又能让六扇门无暇顾及我等及其他州府大计,一石二鸟。”
陈风点头哈腰,脸上堆满谄媚:“大人英明神武,岂是那些庸碌之辈可比。待这燕国朝堂被各方势力搅得一团乱麻,咱们西蜀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听闻近日朝中那帮老臣为了军费开支之事已和小皇帝吵得不可开交,再加上这外来势力的冲击,怕是自顾不暇咯。”
其身旁一位黑袍人,却有些担忧,他紧皱着眉头,上前一步低声道:“大人,自燕国小皇帝在京都兵变登基称帝以来,京中暗探便时有情报传来……”
“诉说小皇帝疑似得到了上界,离雪王朝的暗中支持,才能从小小的一届质子,一夜登基为帝。可至今为止,咱们都没办法确认这消息的真假。您也清楚,那雪国与离雪王朝关系匪浅,而雪衣司,又和离雪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雪衣司作为雪国的爪牙在燕国地界搅弄风云,这般复杂的局势下,即便小皇帝知晓了雪衣司的据点所在,他真的会毫无顾忌地派兵围剿吗?”
“万一他真得到了其暗中支持,与离雪王朝确有勾结,又或者他不过是离雪王朝扶植的傀儡,岂不是有可能对雪衣司的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咱们这借六扇门之手打击雪衣司,进而引发各方混乱的计划,可就全泡汤了。”
刘崇对此却是一阵冷笑,他背负着双手,在楼顶来回踱了几步,衣袂随风飘动,尽显潇洒又不羁的气度。
片刻后,他站定身形,目光冷峻地望向远方灯火摇曳的燕国京都,开口道:“小皇帝会作何打算,我们当下确实不得而知。不过,他若真的动手围剿雪衣司据点,反倒对我们有利。这一举动,要么表明他与离雪王朝之间的合作已稳固到不惧撕破脸皮,要么就意味着他根本不甘于做离雪王朝的傀儡,想借机立威,向各方势力彰显自己的掌控力。”
“无论哪种情况,咱们都能从中探究出一二。而且,皇帝这种生物,特别是像这位年纪轻轻、才登基多久就马不停蹄的开始改革变法,怎么看都不像是离雪王朝,受益的,小皇帝刚刚登基,必然是得到了朝廷变法派的支持,这股势力可不容小觑。”
“如今就急于站稳脚跟、说明他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这种皇帝往往可都是不安分的主。他们渴望权力,渴望建立不世功勋,野心勃勃之下,必然不会容忍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这,恰恰也是我们的机会。只要局势乱起来,燕国朝堂内外交困,咱们西蜀便能蛰伏待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罢,刘崇微微仰头,任由那带着寒意的春风拂过面庞,神色间尽是运筹帷幄的自信,仿佛已经看到燕国在各方势力冲击下分崩离析,而西蜀则趁势崛起吞并燕国的未来图景。
身旁的陈风见状,连忙点头哈腰,脸上堆满谄媚:“大人英明神武,岂是那些庸碌之辈可比。有大人您高瞻远瞩,把控全局,咱们西蜀大业必成。”
“燕国朝廷近些年来横征暴敛,天灾之下也不知体恤民生,早已民心尽失,如今这红莲圣教一起事,恰似干柴烈火,一点就着。”刘崇顿了顿,目光中闪过一丝阴鸷:“小皇帝妄图变法革新,以为能挽回颓势,却不知一切都为时已晚。这汹涌的暗流,岂是他能轻易平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