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年的稿酬

怪不得余老师想尽办法都想来文化馆工作。

……..

现在这个年代的鞍山,号称中国“钢都”,是国内重要的钢铁基地。

也得益于钢铁行业的火热,鞍山市发展的不可谓不好,不仅有繁荣电影院,新华电影院这种文化场所,各类评书曲艺很是活跃。

所以在其他城市都在头疼怎么安置各类待业青年的时候,鞍山早就把他们都塞进了大大小小的钢铁厂了。

其中,又以鞍钢为最。

这个时候,鞍钢才是香饽饽,工资高,待遇好,钢铁行业发展如火如荼,热火朝天,反而艺术馆这种清冷单位,并不是很多人安置的第一选择。

其实他也只是把这里当一个落脚点而已,重生回到这个时代,如果待在一个单位混一辈子,那不是白来了吗?

其实现在无非就是那么几条路摆在他面前:

要不就是在单位苟着,混吃等死一辈子。

直接PASS!

要不就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下海经商先富干死后富,但是对自己来说也不现实。

先不说政策了吧,就说营商环境和风气,要不就靠拳脚开路,要不就是倒手批条,自己可玩不动这些。

就后世的物流大佬顺丰,刚开始抢占地盘的时候,那也都是真刀真枪的干,一个地盘一个地盘打下来的。

或者装装文化人,写点伤痕文学,然后进军影视圈,写写剧本,混成着名编剧,走文豪的路子。

思来想去,也就最后这个想法靠谱了。

其实主要的是,其他方面自己也不熟啊,也就只能搞搞读书人这一套了。

再说了,现在这时代,作家的社会地位还是挺高的。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嘛。

………

下午五点,准时下班。

让钟卫华没想到的是,准点下班的自己,竟然是单位内最后一个离开的。

钟卫华伸了个懒腰,这才懒洋洋的锁上门,离开了单位。

……

回到家,掏出钥匙熟练的开门。

“儿子,回来啦?”

母亲张晓玲刚好从厨房出来,快步将刚炒出来的豆腐放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