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封信,引动了鞍山市的文学圈子震动。
很多老一辈的文学创作者压根不认识这位“青禾”,年轻一辈的有些人,倒是听过这名字。
因为很多年轻人有看杂志的习惯,最近这段时间,这位“青禾”疯狂的朝着各类杂志投稿,并且大部分文章,都称得上是精品了。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钟卫华用其他笔名也投了不少的稿子,虽然稿件质量不如“青禾”,但是数量上算得上碾压。
不过他倒是不在意,投稿不就得根据杂志的类型来嘛,有些杂志就爱聊聊八卦绯闻,有的杂志就爱整点文青范,这叫什么?按后世的话来说,这叫主动选择读者,挑选目标群体。恰饭嘛,不丢人。
阳春白雪咱能写,下里巴人也能侃,就连余华老师都说过,只要给过稿,你想要多光明,我就给你多光明,讲究的就是一个灵活多变。
就因为这事,鞍山市作协全力开始运转,愣是把本来几个月才能走完的流程,硬生生压缩成几天,也算得上火线入会了。你看嘛,效率还是能提的起来的,只不过是看人下菜碟罢了。
“卫华,听说你进入了咱们鞍山市作家协会了?还参加了全国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
老钟刚到家,就一脸兴奋的喊着。
钟卫华有些懵逼,这咋都知道了,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娘的,谁又把我的B给装了。
“你怎么知道?”
“这有什么不知道的。作协发函来咱单位了,你的户口不是还在咱们居委会吗?让单位帮着联系呢。”
“真麻烦,直接往咱家或者艺术馆发函不就好了。”钟卫华撇撇嘴。
“好小子,你是真给咱长脸,你没看到,单位那些人,知道你是大作家的时候,看咱的那眼神....”
“得,你高兴就好。”
“说吧,什么时候出发?有什么要求,咱肯定满足你。”
老钟呲着大牙,顺手搂过他的肩膀。
“我想吃熏鸡了,上海信利的,还有猪肘子,酱猪蹄。”
“额...这个,这个得问你妈。”
看着老钟一副抠抠嗖嗖的模样,钟卫华就知道他指望不上,“嘘”了一声,便准备出门。
“你这是去哪?”
“饿了,吃熏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