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要屠杀了!”
“瓦尔迪,雄起啊!”
此刻,伊蒂哈德球场的战火在下半场愈演愈烈,曼城的3:1领先如同一座大山,压得莱斯特城喘不过气。
当比赛时间来到第60分钟时,布兰登·罗杰斯站在场边,双手插兜,目光如刀般扫过球场。
他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但内心却如惊涛骇浪。
3:1的比分不仅让莱斯特城陷入被动,更让他的战术部署一次次被曼城的进攻撕得粉碎。
开场时对李磊的针对性防守未能奏效,辛普森的换人调整也被斯特林的突破打得支离破碎。
瓦尔迪虽然在上半场扳平比分,但下半场他在前场几乎销声匿迹,孤立无援。
罗杰斯的脑海中回荡着中场休息时的画面。
他鼓励球员们拖慢曼城的节奏,利用反击寻找机会,但现实却残酷得像一把冰冷的刀。
曼城的进攻如同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德布劳内的传球、阿圭罗的终结、斯特林和李磊的边路突袭,每一击都让莱斯特城的防线岌岌可危。
然而,球队的体力已经接近极限,球员们的眼神中透着疲惫与无奈。
如果再不做出改变,这场比赛可能会彻底失控。
“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罗杰斯在心中默念道。
他的目光扫向替补席,马赫雷斯和伊希纳乔的身影映入眼帘。
马赫雷斯的突破和创造力或许能激活边路,伊希纳乔的冲击力则可能为瓦尔迪分担压力。
但换人意味着冒险,改变阵型可能让防线更加脆弱,曼城的进攻火力随时可能将他们吞噬。
罗杰斯的内心在天平两端反复衡量,最终,求生的本能压倒了一切。
他转头对助教低声说道:“准备换人,我们得搏一把。”
第62分钟,莱斯特城的替补席终于有了动作。
罗杰斯果断做出两次换人:里亚德·马赫雷斯替换下表现不佳的本·奇尔维尔,凯莱奇·伊希纳乔替换下年轻前锋福塞尼·迪亚巴特。
奇尔维尔在上半场被贝尔纳多·席尔瓦突破,下半场又被斯特林彻底打爆,早已疲惫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