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带着程介一起出题,厚厚的题目摞在书案上,只有增加没有减少的时候。
众人也很自觉,写完了就自己去拿新题。
分别去找程介批卷,再回来找练习同样题目的同窗讨论。
即便是想待在杂文舒适区的梁玉,也自觉多拿四书文、经义和时务策来答。
题目都是能写多少写多少。
白日写不完,晚上回去挑灯夜战,第二日再继续学习。
苏润的日常两点一线,不是学堂,就是卧房。
所有人都知道院试难度更大,没有人愿意浪费时间。
五月中旬。
玉泉县衙张贴告示,言青阳府要统一征调百姓服徭役。
大炎徭役包括杂役、军役、力役。
杂役就是强制百姓看守城门、清洁街道等杂项工作。
军役就是派平民前往军队服役。
力役就是要百姓无偿为官府筑路、建堤坝等。
此次青阳府要征调的就是力役,主要就是修青阳府内官道,还有去桃源县修建官营果醋坊。
苏润听完告示内容,心里极其复杂:
他没想到,今年的徭役,居然是他带来的。
力役极其辛苦。
官府不给钱不说,有时候连饭都不管饱。
一旦遇上加急的工程,所有人都得没日没夜地干活。
这过程中,一个不注意,人就没了。
就算是身体精壮的汉子,熬过这一个月,也会形销骨立。
还有不少人服徭役回来后,就落了病根的。
一份时务策,给青阳府带来了希望,但也给很多人带来了灾难。
这一个月,还不知道多少人会死在外面。
苏润沉默半晌,发出一声似笑非笑,似嘲非嘲之声:“呵!”
人吃人!
随后,他一言不发,提笔答题。
站在苏润的立场,他自然不赞成陆平此举。
可事实就是,对陆平来说,征调徭役,省时省力。
这是这个朝代的法则。
苏润区区蝼蚁,什么都做不了。
不在同一个位置,永远没有平等对视的可能。
苏润对这个朝代的认识,又深了几分。
好在苏润的同窗,即便是出身农家的叶卓然和司彦,也因为梁父和此次府城一行,而攒下了足够的银钱。
两人都决定花钱将徭役免去。
苏润稍有安慰,只是依旧觉得心上压了块大石头,让他喘气都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