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以为自己培养的是国之贤臣,没想到居然是妹夫?

三年前,苏润还只是一个进献农具的农家学子。

他怀着惜才之心,赏赐了笔墨纸砚,又点了他大哥为官,提拔他的家世。

没想到,苏润竟然接二连三给了他这么多惊喜。

青阳府的果醋坊,水灾后的治民救灾书,战事后的三弓床弩以及如今的黑火药,乃至将来的火器。

熙和帝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

但得到如此多回报的,还是第一次。

倒真是应了那句: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赵叡对苏润知道得有限。

但有限的了解中,苏润留给他的印象确实极好的。

他镇定地思索了片刻,觉得苏润此人的确值得考虑。

妙笔小说网

毕竟。

他五妹妹赵婉今年已经十六岁了。

乐读书屋

碍于大炎已经有两个公主远嫁他国。

所以帝后一致打算将幼女留在京城,承欢膝下。

也算是慰藉长女、次女不在身边的落寞。

可惜,从赵婉十四岁起到如今,皇后相看了不少人家,但挑挑拣拣,始终不满意。

盖因皇后跟熙和帝青梅竹马,皇帝后宫就她一个。

作为母亲,她自然希望女儿也能得一真心倾慕的良人相配。

但这个条件,在大炎达官贵族中,实在是难找。

不是嫌弃这个文采差,就是觉得那个没能力,再不然觉得家风不正,亦或者是后院不干净。

总归相看了两年,也没看出个结果来。

与此同时,外邦对大炎五公主的觊觎,亦是从未断绝。

年初以来,因着大蕃频频挑衅,周边不少小国主动求娶大炎这位仅剩的公主。

两个月前,战事最难的时候,赵婉还曾主动来找过熙和帝。

她以联姻国出兵相助为条件,表示愿意和亲,希望能尽可能减轻大炎损失,让她父皇和太子哥哥不要那么忧心国事与战事。

但熙和帝连着嫁了两个女儿,不舍得。

赵叡想到远嫁的姐妹,尤其是冤嫁的二妹,更是怎么都不愿松口,只卯足劲抓国贼,昼夜治国。

幸好他们那位镇国大将军的外祖父,以及舅舅们也争气。

自六月之后,边境战事逐渐稳定。

而三弓床弩的出现,也让赵叡真的松了口气。

赵叡在心里捋了捋思绪,衡量了一番得失,越发觉得苏润是个挺不错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