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润等人的策论,的确给熙和帝和赵叡指明了方向。
加上赵翊,父子三人就着策论条例修修改改,商量来,讨论去,最后化为了熙和帝的一道恩旨。
恩旨一出,不少被蒙骗卖国,但依旧为官清明,涉案较轻的官员被直接释放。
缴纳了些许赎罪银后,他们会发配到地方为官:
以三年为期,若治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再归由吏部论政绩,照常拔擢、平调或降职。
若有三年中有大过,则罢官归故里。
不抄家、不问斩、还不贬官,只是外放,无疑让这些官员很是感恩。
熙和帝趁机顺利收拢了不少官员之心,加固皇权。
在范兴文的教唆下,很多官吏都伸出了罪恶之手,贪赃枉法,鱼肉乡民。
这些人,或缴纳大额赎罪银降级留用、或被抄家削职,情节严重的,依旧处死,但最多株连三族。
而罪魁祸首范兴文?
赵叡已经派人前往边境,继续查探范兴文的真实身份了。
而熙和帝气归气,却并不打算直接把人宰了。
大炎有大蕃王族在手,那就是筹码!
无论想叫停战事、讨回城邑、赎回俘虏,甚至要大蕃好马,都是可以谈的。
要是真杀了,那才是亏了!
熙和帝这道恩旨给满朝文武吃了颗定心丸。
随着越来越多官吏从监狱中放出来,原本有些不稳的朝廷,也迅速在新六部尚书的带领下,恢复了以往的效率,又在赵叡的带头下,高速运转起来。
而为了弥补朝中官吏短缺,熙和帝还决定,加开恩科。
短短几日,京城上空笼罩的阴云,就散去了大半。
赵叡虽然忙得天昏地暗,但也没忘了自己当心腹培养的妹夫。
知道苏润几人风头太盛,又是此案勘破的重要人物,赵叡生怕六人被下黑手,还特意安排了一番。
一月下旬。
距离会试还有半个月的时候。
苏润六人搬离城外别院,住进了京城一家不起眼的小院子中。
这院子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实际上,连门房都是东宫侍卫乔装打扮的。
里面还安排了七八个带刀侍卫保护。
谢天恩也没有被召回宫,依旧陪着六人。
至于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