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镶心头火‘噌噌’的,这臭小子一看就是没好好听,又跑神了!
赵翊彻底放弃挣扎。
秦镶敲敲桌子,瞥了眼心虚的苏润,最后挑了司彦起来回答。
司彦顺顺利利给出了解答:
“大炎国库空虚,军饷与抚恤金已拖欠三月,粮草勉强能坚持到冬小麦与南方水稻收获。”
这么难?
赵翊惊讶,心里压上了块石头:
父皇和皇兄日日勤政,可前线的外祖父和舅舅们居然连军饷都拿不到?
怪不得母后提起外祖父他们就垂泪。
原来竟是如此吗?
赵翊沉默了。
等苏润再收到纸团的时候,上面的话就变成了:
子渊,你可有办法充实国库,解决军饷与抚恤金之事?
赵翊也不是不关心国事。
只是他天资有限,又是太子唯一的弟弟,当个逍遥小王爷,对他当然是最好的选择。
但现在……他突然觉得自己错了。
苏润拿到传信,也开始思索。
其实,前线战事无需太过担心。
毕竟三弓床弩、炸药桶和蒺藜火球已经陆续运往前线。
三个月内,前线定然分出胜负了。
所以,方才秦镶这么说,只是为了刺激佑璋而已。
至于国库空虚?
大炎积弱已久,国库如今就是个空壳子,这问题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但军饷和抚恤金欠得太久的确不好。
赚大钱、赚快钱的法子……
苏润回了个‘正在想’扔回去,而后边听课边想法子。
拜赵翊所赐,秦镶不到午时就走了,连课业都忘记布置。
而众人目送秦镶乘车离开后,也没闲着。
苏润招呼着大家重回书房议事:
“我这里有几个法子,可以充实国库,凑出军饷。”
这正是赵翊最关心的话题,闻言,他点头如捣蒜:
“子渊你尽管说!上刀山下火海,翊在所不辞!”
他外祖父和舅舅们,连带着边境的大军,说不准都喝着西北风,望着京都呢!
“倒也不至于上刀山下火海。”
苏润笑笑,而后言归正传,分析道:
“大炎百姓没有什么钱,但达官贵族和富商都身价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