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可能,前朝的科举取士之法,如今已经不适用于大炎了?
再或者,有没有可能……外邦奸细做到高位的,不只范兴文一个?
不然,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抱着这个想法,赵叡一双凌厉的眸子,在八名读卷官身上快速扫了一遍。
扫的易和光心生警惕,读着卷都差点跑神,险些念错字。
乔方、郑英豪等人也是一头雾水。
只有宋修齐和秦镶两个猜出缘由的,一脸坦然。
满朝文武都知道玉泉六子自去岁秋入京都后,便居于太子别院,潜心研究火器,还改进了造纸术。
但他们可不知道,这半年来,朝中所有的新鲜玩意儿,以及频频引得朝野震惊的治国之策,大多都出自六人之手。
连范兴文倒台,都跟他们分不开关系。
只是熙和帝和太子担心影响他们科举,才暂时将这些瞒了下来,只秘密命他、柳玉成和宋修齐教授课业,就等着时机成熟,一并封赏。
虽说易和光这些人不知内情,但太子殿下可不管这么多。
苏润可是他下了心血护着的,好不容易等到苏润考完殿试,距离入朝为官,报效家国就一步之遥了,结果,临了临了,却因为文章太过大胆,不让进前十?
这要是成真了,只怕太子殿下就不是剜他们两眼这么简单了。
思及此,秦镶看着自己手里,被迫排到第十的文章,老脸笑成了花:
哼!
易和光和乔方这两个有眼不识泰山的东西!
还有那刑部尚书张明哲,真是人如其名,遇事就明哲保身,连个屁都不敢放,只会跟崔毅那个老滑头在旁看戏!
小老头撇撇嘴,看着乔方四人,惋惜地直摇头:
可惜了!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呢!
等日后陛下公开苏润功绩的时候,老夫看你们这几张老脸往哪儿放?
而后,仅剩的翰林院学士古策和兵部尚书郑英豪,也没逃脱秦镶的吐槽,先后喜提‘翰林院小古板’和‘兵部没头脑’的评价。
小老头暗暗吐槽了除宋修齐之外,所有的读卷官后,终于轮到了他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