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润坚守咸鱼操守,绝不背叛:
“陛下厚恩,臣无以为报。”
“然臣喜爱钻研经典,能得中状元,任职翰林院修撰,已于愿足矣,不敢再图二职。”
“故臣愿留在翰林院,静待君命,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陛下需要,臣随时恭候!”
翰林院事情少,还清闲,他好好在翰林院躺着把自己晒成鱼干不香吗?
非得去当牛做马干什么吗?
想法归想法,苏润场面话说的还是很漂亮的。
赵叡失笑:
明明就是懒,偏生说得这么好听!
但熙和帝没自家儿子那么了解苏润。
在岳父滤镜下,他还以为苏润有意表忠心,故满意点头:
“你既有此心,朕也不勉强,便依你所言!”
反正人在翰林,也不影响干活,甚至可以哪里需要派去哪里!
崔毅眼热,锲而不舍的要人,却被无情驳回:
“朕有言在先,要让他们六人自己选,崔尚书怎可勉强?”
崔毅失望归队,只能暗暗给其余几人使眼色。
然梁玉紧跟苏润步伐,表示要一起留在翰林院。
见状,柳玉成心头一跳:
虽说没给陛下面子,但自家女婿真是大智若愚。
跟着苏润这个准驸马走,能走错吗?
熙和帝听此,虽觉不妥,但稍稍思忖后还是允了。
只是,为免六子全都留在翰林,他状似玩笑地提醒了句:
“方才满朝文武争你们都争翻了天,要是你们四个也留在翰林,只怕辜负百官之心啊!”
这话就是敲打了。
宋修齐、柳玉成、秦镶,甚至连萧均都给司彦几人递眼色。
不过司彦早就想好自己接下来的路。
故熙和帝话落,他上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言路者,乃国家之耳目也。”
“前朝魏征以直言敢谏着称于世,匡正时弊,辅佐明君。”
“臣敬服魏公,愿为君王耳闻闾巷之议,目见四海之状,故自请入督察院,一达民意,二监百官,三纠君王,使天下臻于大治!”
宋修齐对自家女婿没选自己有些意外,但目中很快晕开满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