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的科举与大炎不同,有进士和明经之分。”
“进士考试的难度极高,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
“当年白居易二十七岁时一举中第,登上大雁塔,不仅题字,还在塔中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之句,可以说是意气风发。”
萧均这个合格的导游,很快带他们到了白居易的题名之处。
别的不说,光看那犀利的笔锋,劲健的筋骨,就能感受到白居易当年志得意满,气吞山河之态。
苏润欣赏了片刻,又参观完因为官至卿相,故题名被慈恩寺用朱笔描红,象征功名进阶的宰辅图后,这才绕到了安放板子的地方,准备挑块合眼缘的板子题名。
都知道苏润是六元及第的状元,科举制创立至今,就这一个。
且他如今既是驸马,又是东宫少詹事,来日前途肯定差不了。
别人的板子可能会撤下来,但苏润的肯定不会。
所以苏润一下笔,就有不少新科进士,凑过来占据有利位置,想跟他写在一块板子上。
还有些人来晚一步,只能将目光定在了其余五子身上,希望他们能分别题一块板:
传胪大典加官进爵,也是大炎首例。
如果不能跟苏润写在一处,跟这几人写在一起也不错。
但让他们失望的是,苏润刚要落笔,梁玉紧跟着就凑过去提醒:
“子渊,你从中间开始题名。”
“你是状元,玉是末元,我们两个的名字如果挨在一起,一定千古传诵!”
“有道理!”苏润点头,立刻将落笔点从最右侧挪到了正中央。
张世四人也很赞同。
等苏润写完,梁玉、司彦、叶卓然、张世和徐鼎五人,陆续上前题字。
徐鼎在最后落下了玉泉六子的字样。
苏润见板子下面还有点空地,想了想,将自己拜在程介学堂学习时,说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写在了上面,以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他们选的板子本来就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