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天下初定,兄弟结怨

鼓声震天,长安城内万人空巷。李渊身着龙袍,端坐于高高在上的皇位之上,正式登基,建立大唐,改元武德。

百官山呼万岁,文武群臣齐聚太极宫,见证着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朕今日登基,天下归唐!”

随着李渊一声令下,长安城内外纷纷燃放起庆祝的爆竹。然而,暗地里,许多百姓却私下议论着一个问题——

“皇帝不是秦王李世民?为何是李渊?”

更有甚者,在茶馆、酒楼、小巷之中,许多百姓窃窃私语:

“秦王斩杀暴君,乃是真龙之命!而今李建成为太子,恐怕只是个摆设。”

“伪龙岂能与真龙争锋?李建成未来必死无疑!”

这些言论很快在长安、洛阳、乃至整个关中地区流传开来,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李世民是真正的皇帝,而李建成不过是个挡在李世民登基路上的“过渡”。

这一切,李渊自然听到了,但他却并未多言,只是暗自皱眉。

李世民诛杀杨广之后,大隋的统治体系崩溃,原本被镇压的各路势力纷纷独立。

高句丽自立为王,拒绝归顺大唐,蛮族、突厥、西域诸国也趁机脱离隋朝的统治。

李渊听闻这一消息后,并未立刻兴兵讨伐,而是召集群臣商议。

“天下刚定,百姓经历连年战乱,已是苦不堪言,若此时大动干戈,恐怕国力难以支撑。”

“当务之急,是恢复经济,稳固朝局。”

众臣纷纷点头,认为此言在理。可问题是,大唐初立,百废待兴,谁能胜任宰相之职,整顿朝纲?

“闻仲尚在洛阳,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可为宰相。”

李渊思索再三,最终决定重用闻仲,将他任命为宰相,统管全国经济,恢复社会秩序。

小主,

闻仲得知此事后,虽年事已高,但仍忠心耿耿。他进京拜见李渊后,躬身道:

“陛下放心,臣必将尽全力,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

自此,闻仲开始推行各项改革——

免除战时苛税,恢复农业生产。

整顿官吏,铲除贪官污吏。

恢复丝绸之路贸易,增强国库收入。

闻仲的改革很快见效,百姓们终于得以喘息,大唐的经济逐渐复苏。

然而,朝堂之上,却隐隐酝酿着一场新的风暴。

秦王府,如今已然成为大唐最强大的军事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