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难道还不明白吗?如今朝堂上的问题,不是秦王出不出征的问题,而是兄弟之间的嫌隙已经日益加深!
大哥害怕二弟的军功威望,二弟又担心大哥对他处处打压,两人已是针锋相对,若是继续让他们互相争斗下去,大唐迟早会陷入内乱!”
李渊神色微变,隐隐有些不安。
“这……难道真的无法调解?”
平阳公主眼中带着一丝痛惜,继续说道:
“父皇,您难道忘了当年的杨广了吗?当年他为了登基,不惜杀害兄长杨勇,结果隋朝短短几十年就毁于一旦!”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连李建成的脸色都微微一变。
“父皇,您必须尽快决断,否则大唐的基业恐怕会受到动摇!”
李渊沉默了。
李渊的目光落在朝堂上的一人身上——宰相闻仲。
这位大唐宰相,曾在隋朝为相,却在杨广死后果断投靠李渊,成为大唐建立后最重要的谋臣之一。
李渊沉声问道:
“宰相,此事你怎么看?”
闻仲微微一笑,目光如炬,缓缓说道:
“陛下,臣以为,无论是让秦王出征,还是留守长安,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李渊目光一凝,问道:
“哦?何解?”
闻仲轻轻捋了捋胡须,淡然道:
“陛下,如今的局势,与其说是二位殿下在争斗,不如说是权力分配不均的问题。”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却没有足够的军功威望,而秦王殿下虽战功赫赫,却无朝堂根基。”
“二者互相忌惮,若不进行平衡,争斗便不会停止。”
李渊皱眉道:
“那你的意思是?”
闻仲微微一笑,道:
“陛下何不效仿古人,推行‘三王分权’之策?”
李渊一愣,问道:
“三王分权?”
闻仲点头道:
“太子掌政,秦王掌军,晋王掌监察,三方互相制衡,这样既能保证国家稳定,也能让三位殿下各展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