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金氏,从未真正参与过反隋大业。
当年,隋朝灭亡后,他们选择了顺势投降大唐,而非主动迎合某一方势力。
但如今,随着皇权之争的加剧,兰陵金氏不得不做出抉择。
在金氏府邸内,金子轩端坐主位,神情严肃,而金光瑶则静静站在一旁,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
“金光瑶,你怎么看?” 金子轩问道。
金光瑶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声音柔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野心。
“如今,太子殿下虽然势弱,但毕竟乃嫡长子,依祖制,他的继承权无可撼动。”
“而且,李元吉殿下乃齐王,他的封地就在山东。”
“咱们兰陵金氏,自然要投靠齐王。”
金子轩点点头,表示赞同,但他还是有些犹豫,“可若秦王胜了呢?”
金光瑶嘴角微微一勾,眼神深邃,语气笃定地说道:
“若太子胜,我们兰陵金氏将得到重用,甚至可能进入朝堂中枢,成为真正的权臣。”
“但若太子败,我们金氏依然可以自保。”
“到时候,我们只需主动向秦王示好,以兰陵金氏的底蕴,秦王不会轻易动我们。”
金子轩听后,深深看了金光瑶一眼,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
金光瑶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精光,似乎在筹谋着更深远的计划……
这一日,三大世家各自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姑苏蓝氏,表面上支持太子,但已然做好了随时投靠秦王的准备。
云梦江氏,坚守嫡长子继承制,但同样随时准备投奔秦王。
兰陵金氏,选择紧跟齐王李元吉,希望通过太子之争,谋取更大的利益。
皇权之争,愈演愈烈,世家之间的角力,也已然拉开帷幕。
未来如何,尚未可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大唐内部的纷争,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局面……
武德十一年,六月十五日。
净土寺钟声悠扬,晨雾弥漫在寺院之间,透着几分尘世之外的清净。
大殿之内,玄奘身披僧衣,静静跪坐在佛前,口中诵念佛经,眼神安然。
“南无阿弥陀佛……”
他眉目清秀,二十一岁的年纪,正值风华正茂,可他心中却无半点尘念,唯有祈愿——愿天下安宁,愿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
尽管如今天下已定,但宫廷之中暗流汹涌,太子与秦王的斗争已然开始,无数人牵涉其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寺外不远处,有一座孤坟,墓碑上刻着——
“大唐护国高僧法海之墓。”
这座墓前,每日香火不绝,许多百姓自发前来祭拜。
法海,曾是金山寺高僧,亦是反隋战场上的传奇人物。
十余年前,他随大唐义军抗击隋军,誓要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他的禅杖不仅是讲法之器,更是镇压邪恶的武器。在反隋战争时,他当时要刺杀隋朝太师闻仲,要还天下一个太平,但因为被闻仲发现,被打至重伤后回到唐营而死。
“大师英魂不朽,若他还在,大唐的皇子们怎会争权夺利?”
“是啊,秦王殿下斩杀暴君,如今却要被太子打压。”
“可太子毕竟是嫡长子,按照祖制,他才是正统啊!”
玄奘听到这些议论,心中微微叹息。
他从不站队,但他心中却清楚,权力之争,终究会让大唐再次陷入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