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苏梅焊工:我们要回去了

午休时间结束,保尔告别冬妮娅和亚历山大,返回车间继续工作。冬妮娅牵着儿子的手,离开了工厂,心中对未来充满了新的希望。

在苏维埃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在为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而努力奋斗。教育是孩子们的权利,也是国家的未来。保尔深知,只有通过知识和劳动,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

夕阳西下,工厂的机器仍在轰鸣,工人们的汗水与努力,正铸就着钢铁般坚韧的国家。

1929年11月18日,基辅,第十二机械厂会议室。

夜幕降临,寒风透过窗户的缝隙渗入会议室,带来冬日的寒意。昏黄的灯光下,保尔·柯察金和阿尔焦姆·柯察金坐在简朴的木质会议桌旁,桌上铺满了工厂的生产报表和计划书。墙上的时钟指向晚上八点,工人们早已结束了一天的劳作,厂区内一片寂静。

阿尔焦姆叹了口气,打破沉默:“时间过得真快,再过一个月左右,也就是12月中旬,苏梅的焊工们就要返回了。”

保尔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是的,他们的支援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第二车间的重建工作在他们的帮助下进展顺利,但如果他们离开,我们的人手将再次紧张。”

阿尔焦姆皱起眉头:“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工程不会因人手不足而停滞。或许可以从其他车间调配工人,或者培训新的焊工。”

保尔沉思片刻,随后坚定地说:“我会联系莫斯科,申请延长苏梅焊工的支援时间。同时,我们也要加紧培训本地工人,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以便在必要时能够独立承担任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阿尔焦姆赞同地点头:“这确实是个办法。另外,我们也可以考虑引进新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对人力的依赖。”

保尔露出一丝微笑:“你的建议很好。我会尽快起草报告,向上级反映我们的情况。我们不能让任何困难阻碍五年计划的实施。”

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窗外的寒风依旧呼啸,但会议室内却弥漫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

1929年11月19日,基辅,第十二机械厂培训室。

翌日清晨,保尔站在培训室的讲台上,面对着一群年轻的工人。他们神情专注,眼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保尔环视众人,缓缓开口:“同志们,苏梅的焊工将在一个月后返回家乡。为了确保我们的工程不受影响,我们需要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今天,我们将开始焊接技术的培训。”

工人们纷纷点头,表示愿意接受培训。保尔走下讲台,亲自示范焊接技巧,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学员。在他的带领下,工人们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对未来充满信心。

1929年12月15日,基辅,第十二机械厂。

时间飞逝,转眼间到了12月中旬。苏梅的焊工们即将启程返回家乡。工厂为他们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欢送仪式。保尔代表全体工人向他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同志们,感谢你们的无私支援。你们的辛勤付出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祝你们一路顺风!”

苏梅的焊工们感慨万分,与基辅的工人们依依惜别。他们的离开虽然让人不舍,但基辅的工人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接过他们的接力棒,继续为五年计划的目标而奋斗。

1929年12月16日,基辅,第十二机械厂。

苏梅的焊工们离开后,保尔和阿尔焦姆立即投入到新的工作安排中。他们重新调整了生产计划,确保各项工程有序进行。与此同时,经过一个月的培训,本地工人的技术水平有了显着提高,能够独立承担起焊接任务。

保尔站在车间里,看着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欣慰。他深知,虽然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五年计划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