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诸葛亮出兵北伐,王朗被孔明气死

魏蜀边境的风,已变得肃杀。

曹真布下重兵,修墙筑垒,陈仓、子午、斜谷三路俱设伏兵。张合则巡视边境,密切注视蜀军动向。

蜀营内,诸葛亮日夜推演兵法,调动粮道,不发一兵一卒。魏军却始终不敢轻敌。

赵云私下对马云騄说道:“丞相这三年苦心筹备,只怕他图谋不止一战。”

马云騄一语双关地说:“说不定,他想的,是一步打进长安。”

就在这表面寂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春末,一场决定蜀汉国运的大战,正悄然酝酿。

建兴五年四月初二,洛阳宫中。

春光明媚,宫廷之中却一片肃杀之气。曹丕正在御案前眉头紧皱,来回踱步。左右文武不敢出声,只听得宫外有内侍匆匆跑来,单膝跪地,朗声道:

“陛下,殿外有一大臣求见,自称王司徒。”

曹丕一愣,随即目光一亮:“王朗?宣他进来!”

不多时,一位白须白发、面容严正的老人步入大殿,虽年近古稀,却精神矍铄,身披青蓝儒袍,腰悬玉简,正是曹魏老臣、素有儒林名声的王朗。

曹丕见状,起身相迎,笑道:“王司徒风骨依旧,朕甚喜之。今日前来,是有何要事?”

王朗施礼,缓缓道:“陛下,臣乃为北伐之事而来,愿助陛下一臂之力,解此烦忧。”

曹丕点头:“正好,朕近来烦闷不已。十日前,诸葛孔明竟传书至洛阳,战书挑衅,约朕十日后与其在渭南决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罢,他将一封密函拿起摊开,丢在王朗面前,“你自己看,这老贼竟胆敢辱朕至此,言语之间,直言魏政不仁,曹家篡汉。简直士可忍,孰不可忍!”

王朗略扫几眼信中内容,不怒反笑:“陛下息怒。臣斗胆进言,正当应战十日后之约!”

“你也认为该战?”曹丕眼神狐疑。

“然也,”王朗点头,“蜀军方兴未艾,锐不可当,若我避而不战,士气必然受挫。但若顺其战期,扬旌列阵,正面回应,非但可守,还能以臣之口舌挫其锐气。”

曹丕沉声道:“王司徒是想……言退诸葛亮?”

王朗微微一笑,俯身作揖:“孔明虽才高八斗,谋冠三军,但终究不过一书生而已。若与我阵前论辩,必难招架。臣愿请命亲赴渭南,与其论道于阵前,誓使蜀军心胆俱寒,自退无功。”

曹丕沉吟许久,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你要真能凭一张嘴退兵,那朕倒真得佩服你。”他一挥手,“传令——御驾亲征!朕要亲赴渭南,亲眼看看你如何舌战诸葛。”

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钟繇、陈群、华歆等大臣连忙跪下劝谏:

“陛下万万不可!今敌未至,皇帝御驾亲征,万一前线有失,社稷危矣!”

“王司徒既然信誓旦旦,不若派他前往,陛下在后督战即可。”

“陛下贵为一国之君,岂可身涉险地?”

曹丕冷冷一笑:“你们也太小看朕了。朕非要亲见此战——若王朗得胜,自不必说。若他无功,朕好及时应变,不至误国。”

众臣无奈,只得跪伏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