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诸葛亮到达长安,七月一收复长安

祝融夫人飞身跃起,手持火镰,烈焰缠绕,直扑魏军阵列。

“这两个南蛮当真凶猛!”曹真皱眉,片刻后目光一冷:“来人,放曹臻奇计。”

曹臻笑道:“两人皆是狂战之姿,破绽亦在一处。”

他命弓弩手潜伏,制造假象将魏军后退,同时命士兵倒油于地。

当孟获杀入中心之时,一点火星落地,烈焰腾空,祝融夫人被困火阵,孟获回援,陷入包围。

“放毒箭!”

无数毒箭齐射,虎形孟获中箭无数,狂吼中力竭而倒。

祝融夫人冲天而起,怒斩四方,但终力不敌围杀,被一剑自背后穿心。

二人终战死沙场。

“报!孟获与祝融夫人殉国!”

军帐内气氛凝重,姜维低头,赵云握拳,马岱怒目。

诸葛亮轻轻阖眼,低声:“魂归巴蜀,忠义不灭。”

他立于沙盘前,沉思片刻,忽然开口:“魏人虽守城,士气已乱。郭淮被擒,战马自杀,此时若能突其腹心,长安必破。”

他一掌击在沙盘上:“命魏延、马岱、赵云,明日卯时,率军绕城东,假装撤退;姜维率伏兵埋于北门树林;我将引魏军西门出战,一旦他们出动,赵云便从东门而入,策应内外,破之!”

“诺!”

与此同时,辽东。

“将军,蜀军已至长安。”

司马懿负手立于山巅,俯瞰山下辽河,沉声道:“长安……不能丢。”

幕僚忧道:“卑弥呼之军只需一月便可至,此时我军若贸然出兵,恐违陛下圣意。”

司马懿闭目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紫芒,手指掐诀,口中低语。

须臾,他猛然睁眼,沉声道:“不可出兵中原。八月,倭军必破朝鲜,若辽东失守,中原亦危。”

“传我军令——坚守辽东,等待卑弥呼妖军来犯。”

建兴五年七月初一,长安城外,晨雾未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诸葛亮身披青袍,立于高台之上,羽扇轻摇,冷声传令:

“魏延、马岱、子龙,即刻率军绕道东门,作佯退之势,务必惊动魏军主帅。姜维率五千伏兵,隐于北门外林间。待魏军一出,赵子龙率军从东门杀入,策应内外,一举破城。”

魏延擂胸大笑:“丞相放心,魏军中我一人可斩十将!”

马岱抱拳:“神骏已备,定不辱命!”

赵云只是点头,一语不发,眼中雷芒已起,杀机凛冽。

霍弃疾跃上马背,手持长枪,言简意赅:“丞相,末将只问一事——护您,不离左右,便可。”

诸葛亮笑了笑:“你若在,我无忧。”

在长安城,曹真坐于帅位,面色凝重,望着长安各门的沙盘,沉思许久。

“报!蜀军东门佯退,旗号未收,疑似主力已撤。”

曹真眉头紧皱:“诸葛亮老谋深算,岂会轻易撤军?怕是诱我出城。”

张合冷笑:“他若真撤,我们便错失良机;若是假撤,我等主将亲征,岂会怕他!”

邓艾捻须:“眼下长安粮草紧张,若再困一月,士卒必动摇。”

郭淮低声道:“不如派小股部队试探?”

这时曹臻走上前,昂首自信道:“诸位将军勿疑,诸葛亮虽多智,我自有妙计。”

曹真狐疑道:“何计?”

曹臻一笑:“到了城外你们便知。”

曹真沉吟片刻,终于点头:“既如此,邓艾、张合、郭淮随我出西门,曹臻为前锋,试探蜀军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