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疑云初现

合鸣 飞梦舞轻歌 2395 字 4天前

赵希若轻轻点头,说道:“知错能改便好。你先下去吧,继续留意那太监的动向,但切记不可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太子那边,你也要找个合适的时机将此事告知,让他心中有数。”

韦睿再次行礼,恭敬地说道:“韦睿遵命,定会小心行事。” 说罢,他缓缓退下,心中对赵希若的教导充满了感激,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忠于太子、查明真相的决心。

韦睿行礼告退,离开府邸时,天色阴沉,乌云压顶。他抬头望天,心中暗道:“关于太监的诡异行为,自己一定要找机会禀明太子。” 他脚步坚定,带着满腔责任返回东宫。

东宫书房内,阳光洒在书案上,映出一片金黄。太子赵治手持一封奏折,眉头紧锁,今日皇帝特意安排他处理一桩政务:某地水患,百姓流离失所,急需赈灾。他反复阅读,思索对策,显得有些局促。韦睿站在一旁,静静观察,见太子踌躇,便轻声道:“殿下,可有难处?”

太子抬起头,叹道:“韦睿,赈灾固然要紧,但国库银两有限,我不知如何权衡。” 韦睿微微一笑,恭敬回道:“殿下,水患乃天灾,赈灾刻不容缓。可先命地方开仓放粮,拨付部分银两安置灾民,再查水患根源,修筑堤坝以防后患。” 他的声音平稳,条理清晰。

太子眼前一亮:“此计甚好!” 他提笔在奏折上批示:速拨五万两银,命地方赈灾并查因。写罢,他抬头笑道:“韦睿,多亏有你。” 韦睿谦逊道:“殿下英明,韦睿只是略尽绵力。” 太子伸了个懒腰,放下奏折:“政务繁琐,我还有许多要学。” 韦睿点头:“殿下勤勉,日后必成大器。”

待太子心情稍缓,韦睿微微躬身,似有犹豫,又似鼓足勇气,轻声道:“殿下,韦睿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子正闲坐品茶,见他如此,饶有兴致地放下茶杯,笑道:“韦睿,你我之间,但说无妨,何来当讲不当讲之说?”

韦睿深吸一口气,将在御花园所见太监异动之事一五一十地讲出,从太监鬼祟的身影、藏信的墙角,到信封上 “密启” 的字样,事无巨细,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太子听罢,原本闲适的神情瞬间凝固,手中的茶杯也微微一顿,茶水溅出几滴,他震惊地看向韦睿,半晌才道:“竟有此事?”

韦睿见太子震惊,心中有些忐忑,不知自己禀报此事是对是错,是否会引起太子不必要的恐慌,又或是太子会怀疑自己别有用心。他正犹豫间,太子却已回过神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赏,笑道:“韦睿,你做得很好,此事关乎东宫安危,你及时告知,甚是妥当。你放心,本宫自会查证此事,绝不会让东宫陷入险境。”

韦睿心中稍安,恭敬行礼道:“殿下英明,韦睿只是尽了应尽之责,殿下若无其他吩咐,韦睿便告退了。” 太子微微点头,又道:“你先下去吧,此事切勿声张,待本宫查明真相再说。” 韦睿应声退下,心中对太子的赞赏和信任充满了感激,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忠于太子的决心。

赵希若府邸书房内,烛光摇曳,映出她坚定的面容。淡淡的墨香与烛火的微光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韦睿恭敬站立,脊背挺直,等候指示。赵希若缓缓放下手中的奏折,那奏折的纸张微微卷曲,显露出几分疲惫,她的眼神却依然锐利,仿佛能洞察一切。

“韦睿,你在东宫表现不俗,太子对你颇为信任。” 赵希若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韦睿微微低头,谦逊地说道:“公主谬赞,韦睿只是尽心尽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赵希若轻轻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朝堂暗流涌动,你需多加小心。在这宫中,每一步都需谨慎,不可行差踏错半步。”

韦睿心头一凛,声音中带着几分坚定:“公主放心,韦睿定会小心行事,绝不会让太子陷入险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