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深入调查

合鸣 飞梦舞轻歌 3128 字 20小时前

来到一处帐篷前,李将军指着一个士兵说:“这就是账簿上的张三。”赵希若看了看那个士兵,见他瘦得皮包骨头,眼神呆滞,显然营养不良。她冷声道:“张三,你在这里多久了?”士兵愣了一下,低声道:“回公主殿下,小人入伍三年了。”赵希若又问:“你的军饷按时发放吗?”士兵犹豫了一下,低头道:“回公主殿下,有时发,有时不发……发了也不多。”

赵希若点点头,心中已经有了几分把握。她又随机抽查了几个名字,结果不出所料,许多名字只是账面上的虚设,根本没有对应的真人。她让李将军带她去库房查看军粮,发现粮食的数量远远少于账面上的记录,显然被人私自挪用。她冷冷地看向李将军,问道:“李将军,这些粮食哪里去了?”李将军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来。

离开账房后,赵希若又走访了几名老兵。这些老兵大多沉默寡言,但在一再追问下,他们终于吐露了实情。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兵低声道:“公主殿下,我们的军饷常常被克扣,有时几个月都发不下来。上面说没钱,可我们知道,那些银子都被将军们拿走了。”另一名老兵叹了口气:“我们不敢说,只能忍着,不然连这点活路都没了。”

赵希若听后,心中一阵愤怒。她看着这些老兵憔悴的面孔,想起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酸楚。她轻声道:“你们放心,本宫一定会查清此事,给你们一个交代。”老兵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但更多的还是怀疑,显然他们不敢相信事情会有改变。

夜幕降临时,赵希若在一处临时搭建的营帐中休息。帐外风声呼啸,帐内只有一盏油灯发出微弱的光亮。她坐在简陋的木桌前,翻开记录册,将今天的发现一一记下。她写下:“北营,李将军,虚报兵员两千,军饷克扣严重,军粮不足。”写完后,她揉了揉疲惫的眼睛,目光落在那些触目惊心的字迹上,心中五味杂陈。

赵希若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但脑海中却不断浮现出士兵们那无神的眼神和老兵们那绝望的语气。

帐外的风声渐渐小了,赵希若吹灭油灯,躺在简陋的木床上,闭上眼睛。她强迫自己入睡,但脑海中却始终挥之不去那些画面。直到深夜,她才迷迷糊糊地睡去,梦中,她仿佛看到了一片荒凉的营地,士兵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她站在风中,手持记录册,试图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赵希若在北营调查一天后,第二天清晨便带着 几名护卫,继续奔赴其他军营。 她骑着枣红马,马蹄踏在泥泞的官道上,溅起一片水花。天空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雨,但她无暇顾及天气,只想尽快完成任务。

第一站是东营,距离北营约五十里。到达时已是中午,营门前的士兵见到她,纷纷行礼,但眼中带着几分畏惧。东营的校尉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名叫王德顺,他笑容满面地迎上来:“公主殿下,您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啊!”他的语气热情,却带着一丝虚伪,显然是想讨好赵希若。

赵希若冷淡地点了点头,直入主题:“王校尉,本宫奉旨调查空饷问题,请你带我去查看花名册和库房。”王德顺笑容一僵,但很快恢复过来,点头道:“公主殿下请随我来。”他带赵希若走进账房,取出一本账簿,递给她。赵希若翻看了几页,发现账面上的兵员数量和实际人数严重不符。她随机点了几个名字,让王德顺带她去见人,结果发现其中两人根本不存在,另有一人早已病死,却仍在领取军饷。

她又来到库房,打开粮仓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只有几袋发霉的粮食。王德顺见状,慌忙解释道:“公主殿下,最近军粮还没运到,所以……”赵希若打断他,冷声道:“账簿上明明写着上个月刚运来一千石粮食,怎么会没有?”王德顺哑口无言,额头上渗出冷汗。

离开东营后,赵希若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南营。南营的校尉赵文远是庆亲王赵德宗的侄子,态度比王德顺还要嚣张。他见到赵希若,懒洋洋地行了个礼,笑道:“公主殿下,您这是何苦呢?军营的事,哪有不乱的?”赵希若没理会他的挑衅,直接让他拿出花名册。她发现赵文远虚报了数百名兵员,每月从中贪污的军饷高达数千两白银。她冷冷地盯着他,问道:“赵校尉,这些银子都去哪了?”赵文远嬉皮笑脸道:“公主殿下,军营开销大,您懂的。”他的态度让赵希若怒火中烧,但她强压怒气,只在记录册上写下他的名字和罪证。

接下来的几天,赵希若又走访了西营和中营,每到一处,她都亲自核查花名册、查看库房、询问士兵。西营的将军是个老狐狸,表面配合,暗中却让人销毁证据,被赵希若手下护卫当场抓住。中营的情况稍好,但也存在克扣军饷的问题。几天下来,赵希若的记录册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数据和证词,手腕因长时间书写而感到酸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天,她在南营附近的驿站休息。驿站破旧不堪,屋顶还漏着风,但她无暇抱怨。她坐在桌前,摊开记录册,将这几天的发现整理出来。她写道:“东营,王德顺,虚报三百人,军粮被挪用;南营,赵文远,虚报五百人,贪污数千两……”写着写着,她的手开始发抖,不是因为累,而是因为愤怒。这些将领的贪婪让她感到触目惊心,而士兵们的困苦更让她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