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贯的信使在路上奔波了几日,早来到东京,去殿前司寻得高俅,告知童贯征讨梁山泊经过,又递上书信。
高俅听了,早惊得目瞪口呆,无论如何想不到童贯会全军覆没,身陷囹圄。
事关重大,超出高俅能力范围,于是也不等去跟蔡京通报情况,直进宫面见赵官家去了。
赵佶这日心情不错,在太清楼中与一众文人、道士宴饮作乐,兴致高昂时,免不得挥毫泼墨,题诗作画,研讨书法道术。
这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道士先生,都来吹捧赵佶,自是君臣相乐,自在惬意。
高俅先去了垂拱殿,寻不见赵佶,问了值守太监,方知官家今日雅兴正浓,在太清楼挥洒艺术才能。
高俅马不停蹄寻来,见赵佶与众人正在兴头上,也不好直接打断,以免大煞风景,惹得官家不悦。
但此事急迫,又不得不立即告知赵佶,于是他只得硬着头皮,轻手轻脚进入太清楼,先来行礼道:“官家行此乐事,为何不让微臣前来侍奉。
微臣只好不请自来,还望官家恕罪!”
赵佶见高俅前来,顿时喜道:“高卿家来得正好,帮朕代笔,抄写一篇滕王阁序来看。”
高俅闻言,恭敬上前道:“微臣领命!”说罢自来铺好宣纸,笔墨齐备,开始抄写起来。
赵佶见他虽然认真,但眉头总是紧锁,心知有异,于是出言询问道:“高卿家可是有事?”
高俅闻言,顿时下拜道:“官家明察秋毫,童枢密那里有消息传来,情况不太好!”
赵佶见说,顿时狐疑道:“怎么个不好法?”
高俅道:“微臣不敢说!”
赵佶见状,让其余人自便,带着高俅上了二楼太清小筑,支开随行侍候的太监,关上房门,才道:“如实说来,究竟是何情况。”
高俅顿时拜倒在地,双手举起童贯送来的信件,竹筒倒豆子一般将战报说来,赵佶听了只是不信,立即拆开信件,快速浏览了,顿时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再看了后面附着的梁山条件清单,顿时龙颜大怒,就要将信件撕个粉碎,又怕记不得其中内容,耽误了营救童贯及一众官兵的大事,只好将信纸给扔在地上。
但是林冲开出的条件,摆明了是打他的脸。作为天下之主、大宋皇帝,他如何能忍受别人来挑衅他的权威,还要来对他进行威胁。
若是答应此事,那必定让他颜面扫地,权威受损,日后只怕有更多如林冲这般乱臣贼子效仿,大宋朝廷的脸还往哪儿搁?
这个林冲,没想到这般胆大妄为,这是要干什么,想要彻底造反么?
这个童贯也真是的,十万大军,怎就败得这般彻底,真是让人为难。
若是不救,朝廷威信必定大损,日后还有谁敢拼命杀敌,平叛征战。若是搭救,这许多钱粮、兵器、人员、财税,如何能拿去资助林冲这个反贼,岂不是让他更加无法无天么?
赵佶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高俅见了,顿时道:“这林冲贼子敢做出这般天怒人怨之事,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官家要救童枢密,但又不能让林冲得逞,最好是继续派兵征讨梁山泊,只有打败林冲,朝廷才能保住颜面,童枢密也才能安然无恙返回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