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道清一路南征,没怎么遇着阻碍,自然打出了自信。
如今拿下润州,算是跨过了长江,自然也跟方腊大军占据的常州和江阴军接壤。
因此,乔道清心中有了要跟方腊大军一较高下的想法,也好提前知道日后的竞争对手实力如何?
当然,常州和江阴军,他并不是很在意,而是盯上了江南又一重镇苏州。
准确来说,如今不叫苏州,而是已经被升为平江府了。
但苏州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因此还是叫苏州比较有辨识度。
当今,因苏州的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优越,政治地位得到提升,经济也发展飞快,成为大宋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非常适合农业生产。
此时苏州的农业生产技术较为先进,粮食产量高,是大宋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有 “苏湖熟,天下足” 的说法,其出产的粮食不仅满足了当地的需求,还大量运往其他地区。
同时,手工业也非常发达,尤其是丝织业、刺绣业、陶瓷业等。
苏州的丝绸、刺绣等产品精美绝伦,闻名遐迩,不仅是大宋贵族和富商的喜爱之物,还通过对外贸易远销海外,为国家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再因苏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之一。
这使得苏州的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城内店铺林立,市场繁荣,各种商品琳琅满目。此外,苏州还是大运河的重要节点城市,大运河的漕运功能使得苏州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进一步促进了苏州商业的发展。
教育方面,当初范仲淹在苏州创办了府学,形成了 “左庙右学、庙学一体” 的格局。如今教育继续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再一个,此时的苏州还是大宋文学艺术的重要中心之一,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例如,诗人范成大、词人贺铸等都在苏州留下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此外,苏州的绘画、书法、音乐等艺术形式也非常发达。
还有就是园林文化十分兴盛繁荣,苏州园林滥觞于春秋时期,成熟于大宋。
尤其是现阶段,苏州的园林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许多着名的园林如沧浪亭、狮子林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
因苏州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自然成为大宋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
若是方腊没有起事,方七佛没有攻陷苏州,那么苏州还是极为稳定和安全的所在。
苏州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江南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于保卫江南地区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强苏州的军事防御能力,大宋在苏州修建了一系列的军事设施,如城墙、城门、护城河等。这些军事设施自然提高了苏州的防御能力,这也是童贯选择将大军屯驻在苏州的原因。
所以,乔道清想要出兵南下,打下苏州,不仅仅是想要试试江南方腊的能耐,更多是真的觉得这苏州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