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要命的试帖诗

富贵的话音还没有落。就被熊大胆甩了一大耳刮子。

哈哈哈……

笑声满小院。

…………

林泽祖终于又回到了松山私塾。

备考童生试的甲班一共只有五个人。

大水村的王家家族十五岁的王继学。

河坝村李家家族十五岁的李本道和十四岁的李本典堂兄弟两人。

还有镇上开榨油作坊谢家十五岁的谢有生。

他们四人以前也跟林泽祖是同班。但仅限于认识,一年下来说不到三句话。

这四人当中就数王继学家境贫寒,其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人。

王继学在上族学时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最后王家族长力排众议,举全族之资把王继学送进了松山私塾。

王继学人也争气,不但人聪颖好学而且还相当刻苦。其深得朱夫子的喜爱和认可,

记得朱文昌在的时候也常吃王继学的飞酷。甚至总怀疑自己是不是朱夫子的亲孙子。

私塾舍间有限不能做到一人一间。

朱文昌没走之前就跟王继学是一个房间。

朱文昌走后林泽祖回归刚好填补了空白。

朱夫子已经给甲班上紧了发条。

辰时准时开讲四书五经。期间还穿插着童生试五言六韵试帖诗的答题技巧。

一堂大课就一个时辰。中间也就休息一刻钟。

休息之后又接着讲解八股文和骈文的书写方式和方法。

朱夫子不辞辛苦真是掰开了揉碎了讲。

林泽祖自以为凭着好的记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半天课听讲下来这才如梦初醒。

别的不论就光说这五言六韵的试帖诗就让他的抓耳挠腮。

科考命题出的试帖诗,只是撷取前人诗中的一句,或择取一个典故、一个成语。

应试者如果不知命题的出处,也就无从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