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写得酣畅淋漓,仿佛不是在写一份报告,而是在铸造一柄利剑。剑锋所指,正是宏远集团和其背后那张若隐若现的保护伞。
两个小时后,报告的主体部分已经基本完成。苏晨停下来,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
现在,是时候埋下那颗“无关紧要”,却能致命的“钉子”了。
他的目光,在报告的章节目录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了“四、关于宏远集团在调查期间的配合情况及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说明”这一章节上。
这本是一个相对次要的、程式化的部分。通常用来记录被调查单位的态度,或者象征性地提一下对方的正面事迹,以示报告的“客观公正”。
这正是埋藏陷阱的绝佳土壤。
苏晨的手指重新落在键盘上,他先是按照惯例,写了宏远集团在调查期间“态度积极”、“配合良好”等场面话。紧接着,他笔锋一转,开始“恰如其分”地为宏远集团“美言”几句。
“……除积极配合本次调查工作外,宏远集团作为我市的重点企业,多年来也始终不忘回馈社会,积极投身于各项公益事业中。据其提供的材料显示,该集团曾于去年,全额出资对我市第三小学的图书馆进行了翻新升级,并捐赠了大批图书,极大地改善了该校师生的阅读环境,展现了优秀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写到这里,苏晨停了下来。
这段话,看起来天衣无缝,甚至有些“政治正确”。但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他精心设计的“鱼钩”。
在之前的基层走访中,他曾与几位家住第三小学附近的居民聊过天。从他们口中,苏晨得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版本。
第三小学的图书馆翻新,主体资金其实是来自上一年度的市级教育专项拨款。宏远集团所谓的“全额出资”,仅仅是象征性地捐赠了两个书架和一部分滞销的儿童读物,价值不过万余元。但他们却借此大肆宣传,甚至将整个翻新工程的功劳都揽到了自己头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更关键的是,一位消息灵通的退休老教师曾向苏晨抱怨,宏远集团之所以对第三小学如此“热心”,是因为他们一直觊觎小学旁边那块闲置的操场用地,想通过搞好关系,为后续的商业开发铺路。
这个信息,就像一颗深埋地下的地雷。
苏晨现在要做的,就是画一张藏宝图,引导着吴宇,亲手把引爆器送到这颗地雷旁边。
他看着屏幕上的那段文字,沉思片刻,又在后面加上了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补充。
“(注:此项情况由宏远集团办公室提供,具体捐赠金额及项目细节,建议由相关部门进一步核实。)”
完美。
这个备注,既像是他严谨工作的体现,又像是一种能力不足的“心虚”。它给了吴宇一个绝佳的攻击点——你苏晨既然都知道情况需要核实,为什么还要把它写进报告里?这不是明摆着想讨好开发商,给他们脸上贴金吗?
做完这一切,苏晨将这份报告存盘,然后重新打开了那份《公关策略汇报》。
他切换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文风,用词夸张,极尽吹捧之能事,将宏大叙事和肉麻赞美结合在一起,把宏远集团从晚宴上的茅台酒,到张婷那枚钻石车钥匙,再到刘宏许诺的“土特产”,全都包装成了“具有前瞻性的、沉浸式的、情感链接型”的创新公关手段。
他甚至还煞有介事地画了一张分析图,将这些“手段”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硬地结合起来。
这篇东西,荒谬、可笑,但又因为套用了一些时髦的理论,看起来有那么几分唬人的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