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恰逢暑气稍歇。
贾母提议在大观园的藕香榭设宴,赏荷纳凉。
贾璘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他刚到藕香榭,便见宝钗正站在栏杆边,
手中拿着一把团扇,轻轻扇着风,目光落在池中盛放的荷花上,神色淡然。
“宝姐姐倒是有闲情逸致。”
贾璘走上前,笑着开口。
宝钗回头,见是他,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颔首道:
“贾公子来了。这几日天气闷热,唯有这藕香榭临近荷塘,还能得几分清凉。”
贾璘顺着她的目光看向池中,粉白相间的荷花亭亭玉立,
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水珠,风一吹,便荡起层层涟漪,荷香扑面而来。
钻进心脾、神清气爽。
“确实是个好地方,”
他顿了顿,看向宝钗,“前几日诗会上,宝姐姐的诗我还记着呢,
‘池面风微动,荷香入梦来’,如今看来,倒是应了眼前的景。”
宝钗脸颊微微一红,手中的团扇扇得更慢了些:
“不过是随口涂鸦,让贾公子见笑了。倒是贾公子那日添的‘动’字,确实比我原本的‘静’字更有灵气。”
“宝姐姐过谦了。”
贾璘往前走了一步,与她并肩站在栏杆边,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过半步,
荷风吹起她的发丝,带着淡淡的清香。
“我不过是一时兴起,宝姐姐的诗端庄大气,本就有自己的韵味。
就像这荷花,有人爱它的清雅,有人爱它的坚韧,宝姐姐的诗,就像这朵开得最盛的白荷,洁而不妖,让人看着舒心。”
他的话带着「雅韵」技能的温润,说得宝钗心中一动。
她抬头看他,见他目光真诚,不似作伪,嘴角的笑意更深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