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他们赚的大头。
每人摊位前摆满了用玉米皮扎的蟋蟀笼子,遇到看上眼的,谈好价格,一手钱一手货。
小翠兴奋跳脚:“小姐,我们快过去,看看能卖多少。”
前天吃过晚饭,她陪小姐在绣楼下遛弯消食,听到路边草丛有蟋蟀叫,顺便抓回来送给小姐,结果一个懂的长工说品种不错,能卖个好价钱。
认出王婆婆和忠叔的,再看看梁汝莲打扮,自然知道谁来了,众村民纷纷让出条路。
梁家在当地名声响亮,最重要的,族长和族长夫人出了名的心善,多年来租子从没变过,有的家里遇到点啥困难,只要知道了,少收甚至不收。
比武大会,这位大小姐难得有出门的机会。
梁汝莲接受这份好意。
蟋蟀贩子忙的要命,只看蟋蟀不看钱,接过精致白瓷蟋蟀罐,打开盖,轻轻咦了声。
小翠连忙紧张问:“怎么样,值多少钱?”
每年的这个季节,大院仆人也会跟着凑热闹抓几只碰运气,然而她们毕竟不懂,最高也就卖个几十文钱。
蟋蟀贩子语气变的客气;“您看,五两银子行不行?”
价值几十两上百两的顶尖蟋蟀一年出不了几只,五两银子,已经算难得高价了。
有懂行的把注意力从梁家大小姐转移,凑过去细看,惊呼道:“竟然是个长鞭须子?”
小翠茫然:“啥长鞭?”
这位村民有心卖弄:“你看蟋蟀的须上面是不是长了很多小珠珠,像不像武器里的长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