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欣跟着沈瑜来到书房,看到了书桌上摆的一只青花碗和一只青花瓶。
她得知两个青花瓷器就是沈瑜的收获后,问道:“这两件瓷器的造型,都有些奇特。”
沈瑜说:“这两件都是宣德青花瓷,价值极高。”他对鹿欣说了瓷器的名称和价值。
鹿欣先是惊讶,然后盯着青花瓷瓶看了一会儿,问道:“我记得你买的那件宜钧折方瓶,造型与这件双耳倭角瓶几乎一样,也什么名称不同?”
沈瑜笑了。
他打开电脑,找出三件明代的折方瓶的图片,给鹿欣看,然后解释道:“所谓折方瓶,其实就是用多个多面体组合而成的立体器型。
折方瓶在有的文献中也会被称为四方倭角瓶。
这两种叫法其实都较好理解,因为本身这类器型的主要制作工艺就是将一个完整长方体的八个边角均斜削45度,得到2个四边形、4个六边形和8个三角形的多面体组合。
折方、倭角的叫法正好对应了这种削角的制作步骤。
长期以来一直有种说法,认为这种折方瓶的器型是从西亚流传来的。我记得有一博物馆的介绍中写到,这种器型是与西亚交流的证明
现在,确实能找到几件类似器型的西亚金属器。”
沈瑜又找出一张青铜瓶的图片,说道:“10-12世纪的青铜玫瑰水瓶,器型与折方瓶接近。”
鹿欣问道:“玫瑰水瓶是香水瓶?”
沈瑜说道:“对,用来放置玫瑰香水,举行宴会时,就会拿着这种玫瑰水瓶为客人们喷洒香水。
说回眼前的瓶子。
虽然明代的确有很多瓷器器型是从西亚学习而来。
但是,我觉得,单凭现存的玫瑰水瓶,就断定折方瓶的设计思路是从外来的,就显得过于片面了。
追根溯源,西汉时期,我们的祖先人就会玩多面体骰子。今天还能见到两枚西汉骰子。西魏名将独孤信也有一枚多面体印章,也被称为煤精印,由26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三角形组成。
明代工匠人制作的宫灯中,也有非常标准的多面体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