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商国内部权力斗争当真有些残酷。
小子受刚出生没多久,就遭遇了‘奶水投毒’、‘宫女失手’等悲惨命运,但这家伙命格无比硬挺,愣是半点事没有。
围绕这些事件,王宫内部自是掀起了血雨腥风。
李长寿对此全当不见,默默经营自己的党羽势力,只有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才会开口左右一下人皇的判断。
在天庭做普通权臣,让李长寿有了足够的工作经验。
在凡俗王朝之中,他选择躲入暗中,避免出头。
于凡俗建功立业什么的,颇为无趣。
做大殷城的地下‘恶’势力,勉强还能提起点兴致。
阐教经历了‘比干七窍玲珑心’的折戟,似乎真的听了李长寿的建议,多做不如不做,那几名三代弟子甚至都撤走了。
截教一方,因闻仲在大殷城混得不错,对闻仲也是寄予厚望,表面上并未多做其他事。
实际上,两教都在暗中调查各地强大的诸侯国,看哪一家能取商而代之。
但左看右看,都差了那么点意思。
此时的周国虽国力发展多年,但刚经历了一场灾厄,国力大幅削弱,且对商国俯首称臣,不敢反抗。
——姬季厉,也就是姬昌之父,励精图治、对外扩张周国版图,征伐了众小部落,得上一任商君赞赏,给与了姬季厉‘西方诸侯之长’的荣誉称号,并赐死。
周与商的恩怨,其实在此就已埋下。
周国此时正是群龙无首,无商君命令,姬昌不敢继位。
商君有意拖延,明显是要将周国这个隐患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