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3页

出兵之后,主帅要驾临军营,熟知军官和所有的将士,互相增进熟识度,这样在战场指挥调度时,不至于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短短时间内其实没有办法互相认识多少,也就是要把最高统帅的权威竖起来。

以前,商团军出征可能会调动好几个团和营的士兵,任用的主帅非得临时熟悉将士和确定指挥权威,以免在战场上出事。

这一次调动的范围更广,出动的兵马更多,但张瀚其实不必担心指挥上的事,他的权威深植人心,绝不会有人敢质疑他的决断和指挥。

第1276章 满意

除了猎骑兵营外,还有龙骑兵第三团也赶了来,枪骑兵第一团也基本上都到位了。

加上近卫龙骑兵第一团,第二团,商团军这一次集中了三个龙骑兵团,一个枪骑兵团,两个猎骑兵营,一个轻炮营,光是战兵就有三万人,还有两万多人的辎兵队伍……调集战兵没有什么困难的,西边这里已经没有什么象样的能够威胁到和记安全的势力了,卫拉特人太远,也没有什么人关注这边,更不会提前几十年杀过来,他们在西域和中亚地区的布局还没有完成,不可能因小失大。

辎兵的调度就困难许多,这一年多来辎兵数量并没有增加,而且一年多来到处都有大工程,马车损耗大,由于财政困难和人员不足,杂项局并没有造出多少新马车来补充,辎兵大队的马车多半还是用旧的,只能修修补补将就着使。

辎兵们压力也很大,几百个火路墩和几十个军台加上军堡城池,到处都需要派出辎兵守备。虽说守堡相对安全,也轻闲,但在寂寞的无人区守着一个小墩堡一二百天,每天触目看过去视力所及的地方瞧不见一个人影,每天就是和十来个同伴打交道,话题几天就聊腻歪了,这又是一个没有电视和网络信息量很贫乏的时代,要不是允许他们打打扑克看看书,怕是驻守火路墩的任务还不如去上阵打仗。

除了驻守,就是各地的各种工程,最大宗的工程是修路,其次是建城,再下来维护保养,包括桥梁路道养护等等。

有专业的工程兵营,但辎兵才是出力的大头。

这一次抽调辎兵,导致不少地方守备力量都出现了失衡的状况,孙敬亭和李慎明两个已经考虑并且上报,年后打算再招几个团的辎兵。

对参加战兵队伍,一则和记没那么容易接收,二来兵凶战危,毕竟功名富贵要凭性命去取,商团军打仗是死伤率很小,可每一战下来还是有人阵亡。

谁能知道阵亡的那个肯定不是自己?

辎兵的死伤率就小的多了,几乎能忽略不计,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武装民夫,待遇好又不冒生命危险,在很多人眼里是最优选择。

至于到了辎兵队伍里,就是战兵的候补人员,这也不是强迫性的,还是凭自觉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