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页

明军各路将领,各有各的风格,但邹明作为一营主将,在这些人当中,似乎是最不出名的那一个,秦风也一直用他来看守老家,潜意识之中,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的指挥艺术是最为薄弱的一个,因为他不是科班出身,参加的战斗也少,但邹明却是一个极擅于学习的人,而且,出身绿林的他,最擅长的就是在一些普通的地方玩出新鲜的花样来,在看似平淡之中悄悄地埋下杀机。

可以肯定,喻庆不是第一个上他当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喻庆发现自己上当之后,他已经后退无路,后方,更多的明军已经蜂涌而上堵住了他的退路,出了向前,他别无选择。

当浑身浴血的他杀出重围,逃亡乐业县城的时候,身边只余下了两百余人,而且几乎个个带伤。

第829章 耿精明

耿精明一摇三摆的走在新宁郡的大街之上,这位大明朝商界窜起的最新的一位传奇人物,在楚国的新宁郡一样是大名鼎鼎。

以前的新宁郡只是楚国的一个边远城市,无论是财富还是在政治之上的影响力,对楚国都是微乎其微,但随着出云郡成了大明的一块领地之后,新宁郡的地位突然一下子凸现的重要起来。

首先便是明国致力于将出云郡打造成一个联结四国枢纽的节点城市,郡守耿前程两年努力,现在已经初见成效,出云郡已经变成了四国陆上交易的一个商品集散地。大量的商贾汇集到出云郡,成为了这里的常驻客商。

耿前程打造出云郡这个商品集散地的招数其实说出来也很简单,那就是轻税。在其它地方,一国货物进入另一国,光是关税就够客商们喝一壶的,就算是大明,对于其它国家进入的货物的税费收入也远远高于国内。但在出云郡,耿前程足足将这些税赋削减了一倍有余。这对于一些小货郎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对于大客商来说,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了,光是这些削减的税费,就能抵得上他们一趟的利润,算下来,走一趟货物,收益是以前的足足一倍以上。

商人逐利,有这样大的利好,自然是蜂涌而至。

对秦战役结束之后,楚齐的商人更是大量的涌入到了出云郡,原因很简单,因为明国逼着秦国签定了一份不平等条约,明商进入秦国经商,商税与秦国国内的商税一样。

以往的秦国对于其它国家的商人货物课以重税,这既是保护秦国国内本身实力就很薄弱的本土商人的利益,也是国库增收的一项重要来源。但现在因为这份条约,齐楚两国商人只需进入出云郡,便正大光明的让自己的货物变成了明国的,然后再进入秦国,这使得利润大大增加,虽然要给明国交一笔税,但出云郡税赋出奇的低,对于他们来说,就不值一提了。

以上种种,使得楚国这个边境城市愈发的显得重要起来,这里,已经成了楚国对外出口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城市,因为齐楚战争,楚国对齐国的商品出口几乎陷入停滞,也只有在这里,通过出云郡还能联结双方的交易。

不管两国之间怎么交恶,但对于商人来说,该做的生意还是要做的。

出云郡飞速发展,新宁郡搭着这股顺风,也飞速的发展了起来。

新宁郡的郡守武腾,便是这股风潮之中的一个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