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要在一切顺利,升官途径半步不错的情况下,才能达成。

而到了镇级官员之上,那就步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如果没有特殊的技巧和际遇,再想升官就极难了。

许多人一辈子都卡在镇级官员的正职这个门槛上,赵明公就是如此。

林文其实本来也应该如此,他不过就是幸运地把前十五年压缩掉了。

但他的命运,也应当就在长乐镇镇长这个职位上中止。

可是命运的曲线发生了波澜,水灾事件之后,他从镇级官员正职,直接跳到了郡级官员正职。

在帝国官员的认知里,这完全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般的升迁。

就是在帝国最高院校的干部培养体系中,也没有跳得这么快的。

更惊人的就是,上任不过三个多月,他就同时获得了节度权,财政权,和军权,俨然一个独立国王的国王了。

就是皇帝的亲儿子,也没这个待遇吧?

无数人震惊于长山郡史无前例的待遇,感叹林郡长深不可测的背景,更加确信长山郡即将成为帝国下一批新兴的热点特区。

而这种机会,就是最有可能打破藩篱的,最前途无量的。

无数深信自己怀才而不遇、有大能力大信心和大野心的人,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调任长山郡。

在野的,除了参加长山郡公开的公务人员招聘的,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不愿意走常规渠道。

他们想尽办法包装自身,提升自己的价值,试图在自荐面试中打动传说中的林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