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珊不知道该怎么劝慰他,所有的言语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她所能做的,就是拥住他,给他以无声的安慰。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举动,却令弘历那颗彷徨无助的心有所安慰,仿似飘摇的孤舟,终于靠了岸。
接下来的日子,弘历忙得不可开交,大行皇帝的丧礼十分隆重,弘历每日都得在场,戴孝守梓宫,王府他是不可能回去了,他暂时将乾清宫东廊作为苫次,为皇考守丧。
熹妃自然而然的成了皇太后,移居永寿宫,为雍正守丧。
雍正从来没有爱过她,而她早已看开,不再对这个男人抱有幻想,是以当雍正驾崩时,她并无悲痛之感,只装模作样的哭了一场,实则她的内心十分期待,期待着儿子登基为帝,执掌大权!
皇帝驾崩,身为儿子,弘历心情悲痛可以理解,然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弘历身为皇位继承者,理当主持大局,众臣纷纷请奏,请弘历登基,登基大典就定在九月初三。
九月初三这日,天碧云白,晴空万里。
弘历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金龙朝冠,在亲王百官的见证下,于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
雄伟的太和殿前有条长长的御道,按照礼仪,弘历需乘坐御辇。
前有仪仗开道,八名太监分立于丹陛御道两侧的阶梯上,抬着皇帝銮驾从云龙浮雕上拾阶而上。
御辇行至殿门口停下,李玉伸出手背,弘历搭了把手,就此走下御辇,潇然转身。
放眼望去,碧空浮云之下,众人皆跪拜,高呼万岁,那种睥睨众生,万人之上的成就感,既令人自豪,同时又如一记重石,悬于他心间!
从今以后,他便是当朝皇帝,执掌江山社稷,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到每一位臣民。
重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挺直脊背和腰杆,转身一步步走向殿内的髹金龙椅之上!
明明那么短的距离,他却走了那么久,每一步都沉重而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