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能挑起辽国内乱,傻子也知道对大宋有诸多好处,之前苏颂反对,赵煦犹豫,使得此事悬而未决,就是担心因此引起宋辽全面大战,那么支持阻卜部就得不偿失了。
“岳父大人!岳父大人!”
苏回过神来,轻咳两声接着说道:“你这个计策倒是值得商榷,不过,以后这种擅作主张之举,不可再行,事关国之安危,自应由朝廷来议决才是正理,若人人都象你一般,那大宋岂不乱成一团?”
“是,小婿知道错了!今后一定谨记岳父大人教诲。”
苏颂满意地颔首道:“你这次使辽有功,朝廷自应予以嘉奖,有所升迁自在情理之中,鉴于你如今已是集贤院直学士,已不适合再留于京中,我明日即上表,提议将你外放地方,你自己心里要有个准备。”
这下轮到杨逸发愣了!
这都怎么了?俺这才刚回京,屁股还没坐热呢,一直二个就恨不得连夜将自己踢出京城,天理何在啊!
“岳父大人,小婿若是外放了,十三娘可就难得回来看您老人家了。”
“你少拿十三娘来讹我,大不了我让她留在京城,你眼里若是还有我这个岳父,外放之事就不必多言。”
“这……”
第129章 吹风
宝文阁。
今天赵煦气色看上去较往日好些,无须人扶也能坐起来了,焦守服侍他喝完药,脸上不禁露出欣慰的模样。
抛开富贵荣辱不说,人和人在一起久了,也总会有些感情。
焦守和刘瑗几人,打赵煦还小就跟在身边服侍,心中更是多一份家人般的亲情。
赵煦刚想让焦守把奏章拿过来,给他批阅,焦守却先拿出一双毛茸茸的厚袜子,说道:“这春寒逼人,官家先添双袜子吧,太医说官家身子弱,足底尤其不能受凉,太妃娘娘得知之后,亲手做了两双厚袜子,让奴才拿来给官家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