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5页

从制衡章惇的角度来说,举荐范纯仁入阁,对杨逸本身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很可能反而是给自己添乱。

要制衡章惇,对于杨逸来说,现在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是联合次相李清臣。

李清臣虽然也是秉性耿直,清正不阿之人,但再怎么说,在他心里,杨逸与他终究是祖孙,尽管杨逸一直不认这门亲。

可铁蛋叫李清臣太翁了,这总是事实,甚至李家祖上传下的玉佩,李清臣也传给了铁蛋,如此这般,李清臣偏袒杨逸便再正常不过,杨逸要联合他当不是难事。

再加上他与太后刘清菁那层关系,要制衡章惇足够了,弄个范纯仁入阁这不是画蛇添足,自找麻烦吗?

这也是杨逸起初听到这话时,没往心里去的原因。

后来一想,却觉得不对劲,自己与刘清菁这层关系,别人是不知道的,那么别人认为他举荐范纯仁入阁,便成制衡章惇的一种需要了。

包括章惇在内,也有可能产生这种疑虑。

想到这些,杨逸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些流言了。

细想来,按说上次章惇只是没有支持他西域用兵的提议,可也没有极力反对,双方谈不上起嫌隙,毕竟朝中大臣政见有所分歧是很正常的事,那么怎么会有这种谣言产生呢?

而且还言之凿凿,这就不免让人怀疑造谣者的用心了。

朝廷散班之后,马汉卿很快便赶到了杨家,俩人进了书房,杨逸先开口问道:“汉卿,查到什么眉目了吗?”

马汉卿摇摇头答道:“大人,属下无能,有关大人的谣言传得越来越凶,到如今谣言出处已很难查清。”

杨逸淡淡一笑,这在他意料之中,谣言这东西一个传一个,传的人多了,就很难再摸清它的起源和传播途径;

他之前虽然有意让马汉卿加强了在京的力量,但你总不能去揪着那些官员的衣领一个个地逼问,你听谁说?所以查不到,很正常。

既然谣言的起源无从查起,那就只能从传播者的目的来分析了,若是些小鱼小虾,本身分量不足,难以撼动得了自己,传出些谣言来,不久也必然散去,很难造成什么实质的伤害,这个可以不去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