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页

落日风雷[校对版] XVLEII 3910 字 2023-03-20

洞中不见天光,天赐也不知究竟过了多少时日。食物已经让他吃掉整整一大布袋。灯油也告用罄,洞中一片漆黑。但天赐内力渐强,仍能迷迷糊糊看清洞壁上的人像,而且一日比一日清晰。举手投足间气机涌动,难以遏止。如果凝神定气,洞外风吹草木之声,禽兽鸣叫之声亦可清晰入耳。

自从天赐发现了这一奇处,便学会分辨昼夜。白日里鸟儿叫得欢,百鸟和鸣,婉转动听。一到夜间则万籁俱寂,只能偶尔听到夜枭凄厉的啼鸣。自此以后,天赐开始记录日子。每天在洞壁上刻下一条深痕。开始时用尖石,以后便改用手指。初时只能刻下浅浅的一道,渐渐一日比一日深,而且毫不费力。

天赐对内力进境之速深感喜慰,对宏元和尚暗暗感激。对这门功夫更是深具信心,立意不练完十八式决不出洞。前三式既然已经练熟,便又返回来练第四式。本以为内力大进,第四式应该不成问题。可是结果仍令他失望,练来练去,总是不成。天赐百思不得其解。慎重考虑多日,他终于决定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另辟蹊径,将运功之法稍加变动,重新练起。

天赐此举实是冒了天大的风险,一着不慎便有可能走火入魔。不但前功尽弃,只怕还要有性命之忧。但他一来无明师可以请教,不知其中危险。二来他醉心于武学,即便有风险,也决不甘心放过一试的机会。经过多此尝试,天赐终于找到了诀窍。几天苦练下来,第四式人像居然让他练成了。

此关一过,天赐豁然顿悟。这门功夫堪称武林绝学。十八式人像总括了坐卧立行各种姿势,使人随时随地都可以练功。不受外物之诱,也不为外力所扰。功法的口诀只说了大概,妙处须慢慢领悟,绝不能死抱着口诀不放。将来成就高下,全在修练者的悟性于毅力。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下面的十四式人像练来也就不算困难。一式接一式练下去。这时练功的时间大为减少,更多的时间花费在潜心琢磨上。练功的法门,运气的线路,都要仔细斟酌。想到一个法子就马上尝试。如果不行,换一个法子再重新来过。不知不觉间,天赐对武学的奥妙之处领悟得越来越透彻。

这一天,天赐终于将第十八式人像上的古怪姿势练成了。往日汹涌澎湃难以驾驭的内力反而转为平和,不必行功便运转不休。举手投足间内力发于无形,正是武功的至高境界。这许多时日的苦练没有白费,天赐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安慰。环视刻在洞壁上那近百道深痕,看着即将告罄的干粮,明白三月之期已过,应该出洞了。他理了理蓬乱的须发,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在洞壁上刻下最后一道深痕。内力所至,坚石化为腐土,石屑纷纷落下。这一指刻痕深达一寸有余。

天赐走到石门前,想到能否打开石门,在此一举,心中不禁有些忐忑不安。深深吸了一口气,运内力于双掌。掌缘如刀,向石门上切去。坚硬的青石上竟让他划出了一道深沟。天赐大喜,双掌连挥,深沟越来越大,已经能容得下双手握持。

天赐停住手,又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激动的心情。双掌插入深沟,用力向一旁推去。石门微微一动,横移少许。天赐心中狂喜,大喝一声,又加了几分力。石门吱吱作响,向一旁滑开。一丝阳光射入,眼前为之一亮。天赐多日不见天光,眼睛刺的生痛。但心中兴奋,不可名状。长啸一声,飞身跃出洞门。极目苍穹,放眼阔别日久的山川林木,不禁激情难抑,仰天大笑,久久不能平复。

忽听耳边传来一个细细的声音:“阿弥陀佛,小施主已经出洞了。可喜可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用的是传音入密的绝技。天赐明白是宏元和尚来了。他此时对宏元和尚已经不存半分怨恨,有的只是感激之情。高声叫道:“大师,宏元大师,你在何处?快现身一见,让晚辈拜谢您传艺之德。”

宏元僧嘻嘻一笑,说道:“这是小施主的缘分,谢老僧做什么?小施主得脱樊笼,心中高兴。老僧却将到手的弟子丢掉了,心中正自懊丧。还是不见为妙。”天赐叫道:“大师,晚辈眼拙心钝,多次相见,未能识得大师真身。多有得罪,请大师不要见怪。”宏元僧笑道:“小施主不失赤子之心,爱便是爱,恨便是恨,真情流露,不加伪饰。这份可贵的真诚,老僧岂敢见责。小施主武功既成,行道江湖,切莫丢掉了这份真诚。老僧心愿已了,滚滚红尘,再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将来能否相见,就看你我的缘分吧!你的包裹我带来了,里面的神兵利器配以我传你的无相神功,威力足以惊天地泣鬼神。你要善加用之,莫负神物。石上留了四句话,你要仔细体会。哈哈!老僧走也!”

天赐此时武功大进,眼力绝佳。宏元僧话音刚落,他便看到林中闪过一道灰影,快如电掣,倏然不见。他纵身追去,大叫道:“大师,等一等!”可是宏元僧早就失去了踪迹。耳边却依然回响着他的笑声。

天赐细细琢磨宏元僧之言,忽然心中惊呼:“无相神功!大师传我的居然是无相神功。他一定是疯僧。可笑我李天赐有目如盲,将他当成了骗吃骗喝的佛门败类。”落于方才宏元僧立身之处,果然看见一块卧石,上面放着他的包裹。提起包裹,只见石上刻着四句偈语:善体天心,莫违良心,苍生之心,即为汝心。

这四句偈语前两句意思非常明了,是说他学会无相神功之后,要善加使用,不可依之为恶,有愧于良心。后两句却未免要求太高了。苍生之心,即为汝心。他家破人亡,浪迹江湖,自身尚且难保,又怎能顾及世上千千万万的人。若说洁身自好,不依绝世武功为恶,偶尔伸手管一管不平事,尽一己之所能,这些他尚能做到。可是要为普天下亿万苍生谋福,岂是他一人之力所能完成?他即不能效力朝廷,为官为宦,仗义直言,为万民请命。又不能投身军旅,杀贼报国,赢得天下太平,万民乐业。更不屑于加盟江湖帮会,假绿林豪强江湖亡命以成势。空余满腔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盖世才华,弃之草莽。造化弄人,苍天何其残忍!

一石激起千层浪。四句偈语令天赐心潮起伏,久久难平。暗道:“人要左右自己的命运,不能为命运所左右。前途多舛,可是只要有恒心,有毅力,何事不可为?为所当为,尽我所能,唯求心这所安而已。即便到头来仍然壮志难酬,也不能放弃努力。不能白白来这莽莽尘世走一遭。”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江北大地一片银白。天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顶风冒雪,在这条南北走向的官道上蹒跚行进。一顶大竹笠挡住了寒冷的北风,掩去了他大半的面孔。但单薄的衣衫却抵挡不住刺骨的寒意。雪花飘落在身上,很快就融化了,冷风一吹,冻得瑟瑟发抖。坐下老马趟着雪水泥浆,似也不堪重负,摇摇欲倒。

一年多的江湖生涯令天赐行貌举止大变,少了分温文尔雅,多了些粗鲁豪放。历尽风吹日晒,他的脸色变得黝黑削瘦,但健壮的身躯更胜往昔。自出洞以来,他在江南各地游荡了半年有余。见识过富甲天下的江南,他大失所望,有耳闻不如目见之感。到处都是不堪重赋,流离失所的平民百姓。这些人抛弃家园,操起了形形色色的江湖行业。其中也不乏落草为寇的匪徒。多少天地荒芜了,多少人家破人亡。他见得多了,同情之余也渐渐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