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说,“如果没有盐卤,其实也可以用石膏来替代,不过用盐卤方法制作的豆腐比石膏制成的豆腐质嫩,无粗糙感。盐卤豆腐还可以制成豆腐干、辣椒豆腐..乳..、油炸豆腐,营养丰富,这些等你们熟悉起来了,我再教。”
其实前面选料、浸豆、磨浆、过滤、煮浆都好学,就是这点浆的时候,需要注意比例,包浆的话,用力过猛就是豆腐干,不同程度的挤压,出来的成品也是不同的。
全家人跟着学了一晚上,稍稍掌握了点儿,第一天做出来的豆腐,都拿出去送给左邻右舍,因为他们也需要宣传,告诉大家他们家要做豆腐了吗,所以免费品尝也是一种宣传手段。
到了第二天早上,全家人都起来,豆子是前一天晚上就泡上的,第二天可以直接磨。
做豆腐很苦,因为是起早贪黑的干,但为了挣钱,家里人都很努力,昨晚本来就睡的晚,今晨又起的早,就是想尽快的掌握方法,周日这天叶欢只是看,如果哪里错了,指出来,全程都是大伯他们兄弟三个做的,阿娘她们妯娌三个在旁边打下手。
最后做出了六十斤三板豆腐,按照市场价,一斤豆腐两块钱(政府币),这些差不多能卖到一百二十块钱。
而现在的豆子是三块钱两斤,六十斤需要二十斤的豆子,二十斤豆子就是三十块钱。
水不要钱,卤水就按一次用十块钱的量,成本差不多能合到四十块钱,可赚八十块钱。
八十块钱分到四家,兄弟仨三家,老爷子老太太一家,最后一家二十块钱。
一天二十块钱,那么辛苦,其实只能赚个辛苦费,这还不算出去卖的时间。
这么一合,好像并不划算,因为一斤小麦现在都能卖到三四块钱一斤。
可是如果你不干,岂不是连二十块钱都没有?好歹一天五斤麦子的赚头,其实也还可以吧?
当然,前提条件是,你能卖的完。
六十斤呢,一家一斤,也得卖给六十家。
为了卖豆腐,他们家还特意买了一辆推车,三兄弟出的钱,一家兑了十个大洋,三十个大洋买了这么一辆推车。
第一天是大伯娘和大伯一起去卖,第二天轮到爹娘,第三天是叔叔婶婶,三兄弟就这么轮流着来。
豆腐做好之后,他们就推着车,迫不及待的出了门,只是走在路上,还不好意思开口喊。
还是叶欢在后面吆喝着:“卖豆腐咯,叶家豆腐,有嫩豆腐,有老豆腐,想吃哪个买哪个咯,两块钱一斤,五块钱三斤咯!”
这是促销价,能省一块钱呢,毕竟第一天嘛,怎么也得开业前三天有这个优惠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