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庞德公与刘章皆陷入了沉默之中。
隔了好一阵,刘章这才打破了沉闷的气氛,冲着庞德公抱拳开口道。
“师尊荣禀,若是说,弟子既无自立门户之念,亦无承继道门之思的话,师尊以为如何?”
……
又是一阵沉默之后,庞德公开口道。
“汝,此言何解……”
刘章抬头看向庞德公的双眼,沉声道。
“师尊应该明白弟子在做些什么,道家传人这个身份,无论是对弟子又或是对道门来说都是一种双向的枷锁,可以说若是弟子失败,那么必然会牵连身后的道门,这样的损失对于一门道统而言,师尊以为可以接受得了么?”
“而若是弟子最终侥幸成了,那么道门就有很大可能会如前汉一般,被立为一朝之国教,而前汉的历史师尊也是熟知的,它的理论真的合适用来全面治理一个国家么?”
说着,刘章冲着庞德公深施一礼,随后一脸严肃的说道。
小主,
“师尊,之前弟子说与那番僧的话您也听到了,在弟子的认知之中,现存的学说,无论是哪一门,皆有其长,亦有其短,何故?师尊,弟子斗胆问师尊一句,老子留下经文中,关于天人之道的描述是如何讲的?”
刘章不等庞德公开口回答,自顾自的背诵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背过这一段,刘章又道。
“老子还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完,刘章再度冲着庞德公施礼道。
“师尊,天道公而有缺,人道私而有漏,故而需善若水而补之,各家学说也是如此,需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方为我人道长存之道也!就如易经,儒家与我道家皆视之为自家之经典,换言之,两家本就同源,无非是对于易经的解读方向有所不同而已。”
“是故,此亦符合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先贤自一而推衍出百家学说,本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理解天地万物的运行道理,而我等后学末进之人,不去吸纳百家之精华,反而互相排斥贬低他人学说,争名逐利,岂不是违背了先贤的初衷,本末倒置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