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8章 实用主义 功利之心

这样的理由,百姓们深信不疑。

如今,大唐得了天下,本应休养生息,却又要大兴土木修运河,天下百姓会怎么想呢?

他们或许会认为大唐也与隋朝无异,估计很快就会掀起一股反对的热潮,甚至可能再次引发大规模的造反行动。

老爷子,你这又是担忧又是期待的心情,实在是不明智的。这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就不能轻易放弃。我们应该想办法让百姓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样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观念的打破,通常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武力迫使你改变,但这种方式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代价和风险;另一种则是用利益诱导你改变,让你心甘情愿地接受新的观念。除此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以让一个固有的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然而,武力显然是不可取的。毕竟,使用武力来改变观念,不仅大唐做不到,也绝对不敢这样做。

一旦动用武力,势必会引发更大的动荡和不安,这是李唐皇室所无法承受的。

那些世家大族就在暗中窥视着这样的机会,只要李唐皇室稍微露出一点类似的苗头,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房俊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说道:“老爷子,这运河之利,实在不可不察啊。你看那运河之上,船只往来如织,货物运输繁忙,这简直就是国家经济的动脉。如果我们能够善加利用这条运河,发展水上交通和贸易,那么必将能够造福百姓,使国家更加强盛。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我们怎能轻易放弃呢?”

李渊缓缓捋着花白的胡须,眉头微蹙,眼神中透露出深沉的思考,他微微点头,声音带着一丝沧桑与无奈:“你所言确是不无道理,然而此事之艰难,远超你我所想。

朝堂之上,陈规陋习根深蒂固,阻力重重,犹如铜墙铁壁,难以逾越。那些世家大族更是如虎添翼,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扞卫他们的既得利益,吾等虽心怀壮志,又能如何轻易撼动这根深蒂固的局势呢?”

房俊目光坚定,毫不动摇,他深知眼前这位老人的忧虑与挣扎,却更清楚运河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他语气坚定地说道:“老爷子,莫要气馁。运河的价值,绝非那些短视之人所能想象。它不仅是漕运的血脉,更是国家繁荣的基石。且听我吟诗两首,以赞颂运河之美,或许能稍解您心中的烦忧。

其一:‘千里运河如银带,贯南北而连四海。碧波荡漾映苍穹,舟楫往来绘繁华。盛世华章映水中,历史长河留佳话。’其二:‘运河水长流不息,岁月悠悠诉往昔。两岸风光入画来,人文荟萃显神奇。商贸繁荣通四海,江山永固民欢喜,文化传承耀寰宇。’”

李渊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轻轻拍了拍房俊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房小子,你这诗倒是颇有几分气魄,将运河之美描绘得淋漓尽致。然而,运河之事,关乎国计民生,非诗所能决断也。吾等当如何破此僵局,方为上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房俊沉吟片刻,目光闪烁,显然已有计较。他缓缓说道:“老爷子,此事需从长计议,急不得。我们可先从民间入手,让百姓们切实感受到运河带来的便利与利益。

通过修建码头、改善航道、减免税收等措施,激发民间对运河的热情与依赖。再逐步引导朝堂舆论,让那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们也能认识到运河的重要性。

至于那些世家大族,他们虽势力庞大,但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寻其弱点,分化瓦解之,逐个击破。”

李渊听后,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与期待。

然而,他深知此事之艰难,不禁又皱起了眉头:“你之策虽有可行之处,但实施起来,难度着实不小啊。且看这纷繁复杂的局势,吾等又该如何应对,方能确保运河之利得以彰显,国家之繁荣得以延续呢?”

说到运河,其历史地位之重要,实在不容小觑。它不仅是南北交通的要道,更是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运河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与贸易的发展,使得南北各地的物资得以互通有无,经济活力得以充分释放。

同时,运河也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各地的文化精华得以汇聚一堂,相互交融,共同铸就了华夏文明的辉煌篇章。

在古代,运河的开通无疑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壮举。

它不仅使得各地的物资能够通过水路实现快速且大规模的运输,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交流,还深刻地满足了广大民众对于生活必需品的迫切需求,从而提升了社会的整体福祉。

这一工程,作为连接南北、贯穿东西的纽带,为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运河的建设过程,是无数工匠、民夫以及策划者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共同铸就了这一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

隋炀帝,这位历史上颇具争议的君主,虽然因修筑运河这一庞大工程而耗尽了国力,最终导致国家的动荡与覆灭,但他的这一远见卓识的举措,却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河流,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宝贵财富与深刻启示。

运河的存在,不仅见证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与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更成为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自豪与珍视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瑰宝,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

我们应当以客观而全面的态度去审视运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既不应因隋朝的灭亡而片面地否定运河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交流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不应因当前可能面临的一些困难与挑战就轻易放弃对运河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

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到运河对于国家长远发展、人民福祉提升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现代社会的独特功能,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的福祉与繁荣。

李渊的嘴角微微翘起,他深知这场关于运河的对话已经达到了他所期望的效果。他巧妙地利用房俊对运河的赞美之情,一步步引导其走向自己预设的目标。

只要房俊能将运河的重要性夸耀至极致,那么到时候,即便是在朝堂之上遇到再大的阻力,也不用担心房俊会拒绝接手运河的相关事务。

而房俊,作为一个精明干练之人,又怎会不明白李渊的这番用心?

他轻笑一声,心中早已洞察一切。

他知道,指望朝堂上的那些官僚们主动作为是指望不上了,唯有自己亲自上阵,才能把握住这难得的机遇。于是,一场围绕着运河保护与利用的较量,悄然在两人之间展开。

房俊深知,在这纷繁复杂的朝局中,他能依靠的唯有自己,但房家作为商界巨擘,每一笔投资都需计较得失,断不能做那赔本的买卖。

维护运河,于国于民皆有大利,房家自然责无旁贷,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无条件地承担所有费用。

历史上不乏类似的先例,譬如那四通八达的高速路,行者过往,皆需缴纳过路费,以确保道路的持续维护与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