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电总参谋部,请调动第四军东进,夺回鲁西北,保护我军侧翼。”
“参谋长!”
王福生狠狠的松了口气,黑着的脸终于变正常了。
“到!”
参谋长表情严肃,整个作战室也都精神了起来。
“以第三套预案进行准备,明天上午七点,第一批进攻部队要准时发起进攻。”
第三套预案是以快速反应快速进攻为目标制定的。
先通过侦察兵凌晨突袭,端掉清军前线炮兵阵地,同一时间组织三个旅的步兵做好准备。
侦察兵一旦得手,便从左翼突破,并快速迂回包抄。
同时正面组织一个师进行佯攻,另外放两个师在右翼,前期进行骚扰进攻,降低清军的警惕。
左翼迂回一定会被清军发现,清军只会做出两个选择:
一,撤回黄河沿岸重整,北靠黄河转入防守。
清军自己的主力已经损失惨重,失去了士气,将领们也心思各异,只是暂时的胜利压住了他们。
撤退的话,说不定前面还没撤下来,后面就跑光了,一不小心就是大溃败。
而且清国也守不起,特别是山海关、津门告急,清庭肯定忙着回援京师,没那么多时间固守,
二,派一支野战机动部队去拦截左翼迂回的三个旅,主力部队突破大汉军的防御,取得战斗胜利后掉头回援。
为了保证能够拦住这三个旅,清军最少要放两万精壮士兵过去,也就是定武军40%的总兵力。
清军虽然数量还不少,但还能打的兵力,就剩沙俄帝国捏住的定武军和武卫军,以及袁带的兵,加起来不到十万。
等清军抽调机动兵力后,大汉军正面守军让出一线阵地,诱使清军主力前出。
这个过程中肯定伴随各种脱节,右翼两个师迅速寻找机会突进分割。
就算沙俄指挥的很好,士兵执行的很完美,没有出现脱节。
两个师也能一路向前打,再次从右翼迂回包抄。
清军剩余能打的就这十万不到,还抽调了大量部队用于进攻或者拦截左翼迂回的大汉军。
用于阻击右翼两个师的力量将极为有限,但又不得不阻击。
除非沙俄人愿意相信那些士气低落的清军残部能挡住两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师。
但可能吗?可能的话,清军就不会败给东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