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离山阳县尚有些距离,难道,这山阳鬼患中不止一头厉鬼?还是它已经能无拘束的四野游觅了?
黎卿圜首再望向那道卷起三丈之高的焰舌,石中火最擅一个“燃”字,才未多时,那株老槐便只剩下了一道树干在燃着熊熊巨火,六七头焦尸也尽数坠落在了地面上,唯有三两余火还在跳动。
既已如此,黎卿也不再逗留,招呼着“烛”便往山下的乡中去。
然而,下得乡里,无声无息间亦是同样渗人。
只见那连绵的茅屋瓦房之间,家家缟素,各家门前各挂起了一道白绫,那一排排的房屋中更是鸡犬不闻,烟火不生,没有丝毫人气。
就像是那渊河之畔,无人禁区中的鬼村一般。
这鬼患,当不至于闹的这般大吧?
黎卿面色青白不定,只觉得这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灭绝一乡的鬼祸,在天南观只是随意挂在外院的外务堂,无人搭理?
各地州县的闻风堂道徒是干什么吃的?
便是光天化日之下纸猖抬辇、烛龙过境,在这乡中穿行十数里,也未见到丝毫的人影,着实渗人。
及至从这山下乡间离开,在靠近那河边的土地庙时,终于寻得了几缕人气……
却是有三五成群的乞儿围在那庙中争夺着半袋子黍米,却似是从哪一户家里破窗偷出来的。
“你这黑瞎子,滚开啊!十里八乡都去了那山阳公祠拜马家三爷爷救命,你有胆子,哪家有粮,你自己一家家去搬!”
“妈了个巴子的,饿死鬼转世啊?”
大大小小的乞儿聚在那袋黍米边上,身高体壮的的青壮乞子抢在最前,几下就将那装黍米的袋子都扯烂了。
然这似是地痞流氓般带来了黍米的乞丐却最奸猾,大方与众人共享,招呼着庙中乞丐将那黍米倒进瓮中蒸煮,顿时就在诸乞丐中有了些声望……
“下米,哥儿吃完了还有,晚点谁跟我去拆了那几家大户的狗棚,把那恶狗打了,再搬了他们家?”
那不知从何处偷米乞头儿看着众人抢食,却是眼轱辘一转,起了歪心思,想要趁此机会召些人手将乡里大户盗个遍。
“瘌痢头,你得了失心疯?”
“那赵家大门就开着呢,你赶紧去偷个东西试试?看他们回来不得打断你的手脚!”
这风凉话一出,诸多乞儿原本活络的心思瞬间又沉到了底,一言不发的开始扒起了瓮中的黍米来。
他们这些乞儿,连给阴祠里的祖灵老爷供奉都没资格,天不管、地不收,连什么劳什子的鬼祸都不怕了。
但一想到那些拥仆雇奴的凶蛮大户,顿时就缩起了脑袋。
闹鬼它不一定闹得到你头上,可偷了那些个大户的东西,他们是真会整死人的啊!
庙中大小乞儿联袂,这个叫着要破门窃户,那个琢磨着远走他乡,一时嘈杂……
黎卿杳无声息站在庙外,在那争执声中知晓了那乡间众人的去向,原是托庇这山阳的宗祠鬼神门下了。
也是,南朝建立之后,还未曾有过多少灭乡级的大患,哪能这么巧呢?
既已得到了想知道的东西,黎卿收起那跃跃欲试的纸猖,转身就往山阳县去……
此时的县中,鬼患绵延,那马氏宗族中的马三太爷于夜间托梦、日中显化,如此显圣,倒也叫这人心惶惶的山阳县都多了一份底气。
马家宗祠教乡里诸家奉上米面钱粮,带上香油纸烛,自有马三太爷爷保佑。
便是你家无余财也没关系,马三太爷慈悲,都是乡里乡亲的,就在宗祠里按上手印打个欠条也就行了!
这般光明正大的敛财,箪飨民生供奉,可这祖灵老鬼真能处理鬼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