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太幼稚了,贺兰懒得跟她纠缠,太掉价,两次之后再不理她,专心打理自家展位。
汝辉的展位不算特别好,在通道的末尾,身后隔着一条通道的宽度就是卫生间。但也不算很差,因为一侧没有邻居,所以能够给包装袋幕墙最大的展示空间。
总览整个会场,像汝辉这样将展位设计成开放式的参展商屈指可数。而在屈指可数的开放式展位当中,能够做到展位可移动、可多面展示的仅此一家。
二十个长方形的铝合金脚手架固定在一起后,底部正中央用一根竖轴固定在展位地面上,两侧不与地面直接接触,而是安装了十个万向滑轮。这样一来四千个包装袋组成的双面幕墙就能够以竖轴为中心,随时随地向四面八方不同方向的客人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风采。
包装袋粘贴在木板拼接而成的幕墙上,幕墙固定在脚手架上,随着脚手架的移动,包装袋幕墙在光线下会呈现出海浪一般的红色曲线。
而当脚手架停止移动,放置在幕墙一侧的强力鼓风机启动,将粘贴在幕墙上的辣条包装袋从正面吹向背面时,观众就会发现,整面幕墙的包装袋就像活过来一样,开始有序地浮现出汝辉的商标。
和蔼可亲的老人头像以及头像下方的汝辉两个字在众目睽睽之下纤毫毕现。
而当鼓风机停止工作,整面幕墙的包装袋又从背面回归到正面,几乎是眨眼之间,和蔼的老人头像便重新变成了一面巨大的、由无数巴掌大小的包装袋组成的巨型辣条包装袋。
每一个字,每一处线条,都是贺兰在广告公司夜以继日与设计师一起研究试验出来的,单单试验过程中浪费的包装袋便数以万计。
事实证明汝辉的钱财和心血没有白费,最终的成品呈现出的效果就像贺兰期望的那样,令无数人惊艳与赞不绝口。
许多参会人员隔着相当一段距离便被那面巨型包装袋幕墙吸引目光,一路沿着通道走到底部,来到展位前一窥究竟。
吸引客户的目光只是参展商应该做到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这些被吸引来的目光转化为留存率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