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必须分红

12月15日,总司令被迫辞职,宋仔文也离职,这些都是迫于粤省方面的压力,做出的让步。

值此机会,‘江浙财团’也是委派方椒伯前往粤省,商讨‘第一制糖厂’分红事宜。毕竟他们投资200万大洋,并一手建立起粤省的糖业,岂会将钱打水漂。

如今,粤省的白糖已经在沪市销售,自然要倚仗江浙财团,正好适合谈判。

方椒伯带人抵达粤省后,立即和冯锐为首的制糖负责人进行了谈判。

“冯先生,我们江浙财团知道,第一制糖厂每日都在榨糖,并开始在我们沪市销售。鉴于此,我们要讨论一下分红事宜。”

冯锐也知道,如果不分红,江浙财团若是上述上海的法院,那么他们粤省的白糖一到江浙沪,便会被查封用于还债,以后在江浙沪的销售也会受到排斥,毕竟不讲信用。

这一点,哪怕是陈济棠也明白这个道理,给予这次谈判较大的支持。

“好,正好我们也打算制定分红方案,让股东安心。既然方先生代表江浙财团来查账,那么我们自然很欢迎!”

随后,冯锐拿出一些‘假资料’递给方椒伯,表示这是第一制糖厂的榨糖记录。

“方先生,从11中旬起,整个榨糖期预计7个月时间,每日榨糖约200吨,计划榨出4.2万吨。以出厂价200元每吨计算,总价值在840万左右。所以,我们会在这一期榨糖期内,计划向所有股东分红400万,江浙财团可分200万回本。”

一年回本,丝毫不是夸张成分。(前世更是2个季度就回本)

方椒伯马上说道:“这配套的酒精收益,似乎没有计算在内?”

谁知道一年过后,粤省方面会不会出幺蛾子,所以他们投资200万,不仅要收回成本,而且还需要将利息赚回来。

榨糖本来就是高收益行业,毕竟现在有关税保护国货。

冯锐马上笑着说道:“我只是说的大概,总之明年一定能让投资者得到该有的回报。只是在沪市销售方面,还请你们多多帮忙!”

没有江浙财团的支持,粤省的糖也不能顺利抢占上海的市场。

只有等粤省的糖,占领了沪市的市场后,双方才能闹掰。

方椒伯这才满意的说道:“粤省的糖在沪市肯定很受欢迎,毕竟现在大家都支持国货,在销售方面,粤省的糖会得到我们的鼎力支持。”

冯锐说道:“好,民族糖业崛起,离不开我们粤省和江南的共同努力。”

此时,粤省的糖业已经崛起,不过功劳却主要分到陈光良的头上,他冯锐不过是来摘桃子的。

但是,粤省剩下的五家工厂,却是他冯锐在主持。

商议好大概分红计划后,方椒伯等人再次回到第一榨糖厂,这里已经是机械声轰隆,不停的运转。由于工厂就建立在河边,甘蔗到后,直接就可以吊进榨汁车间。

目前这家糖厂唯一的缺点是,所需甘蔗都是从东南亚进口的。

不过这也很正常,哪怕是太古榨糖厂也是进口东南亚的甘蔗,在香港进行榨糖。

如今粤省的榨糖设备,是美国机械工厂最先进的榨糖机器,榨糖率高过太古糖厂,所以成本自然不会高。

而一旦粤省的甘蔗可以供工厂使用,那么洋塘再无竞争力可言。

方椒伯等人参考工厂时,都忍不住佩服当初陈光良的‘先见之明’和‘天才般的想法’。别小看那个方案书,要知道当年上海的‘国民制糖厂’失败,便是一个典型的没有好领导。

‘国民制糖厂’曾经也试过进口甘蔗,但由于选址不行,以及机械都是用甜菜榨糖,白白交了数百万的学费,还因此错过华夏糖业崛起的机会。

此时冯锐说道:“粤省办糖的时期,恰逢欧美经济大萧条,故榨糖设备原本从110万美金砍到最低66万美金一套,且国民政府正巧出台关税,如此的机会.”

方椒伯直接说道:“你说的这些,陈光良先生当初可是一开始就已经分析得出,当时欧美经济大萧条才刚刚开始,甚至国民政府还没有出台关税,人家可是已经先一步预料到。倘若都等时机到来,那华夏糖业岂不是又要晚两年时间?”

冯锐顿时哑口无言,他曾想过换做是自己到粤省工作,起码也得两三年才能做出这份事业。

“方先生说的对,我们粤省不会忘记陈先生和江浙财团为粤省糖业做出的贡献!”

“冯先生,这不是粤省的糖业,而是华夏的糖业。没有我们江浙财团在沪市支持粤省白糖,洋塘依旧具备竞争力。”

粤省的糖,也就比洋塘稍微便宜一点。

正是在同为华夏人的同胞支持下,目前粤省的白糖已经登陆上海市场,并开始占领洋塘的份额。

此次方椒伯前来,是要明确他们江浙财团的利益,态度也是比较强硬。

“是,我们华夏糖业,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

方椒伯等人离开后,冯锐第一时间向陈济棠进行工作汇报。

陈济棠闻言后,说道:“照这个样子看来,确实不能得罪江浙财团,那就明年分红,只要是甘蔗榨的糖,所赚的钱,都进行分红。”

江浙财团,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方椒伯这次来,便是带着这股气势。

反观上次陈光良,反而没有明确分红方案,因为当时还没有榨糖。

冯锐此时也不再反驳,认真的说道:“嗯,只是甘蔗榨糖的分红正常,至于我们走私的那部分,自然不用分给他们。只要我们其它五个工厂建立起来,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再倚仗第一榨糖厂。”

陈济棠马上火热的说道:“剩下的五个工厂,准备得怎么样?”

冯锐马上说道:“明年我们准备的是先建三家工厂,所需资金约1000万大洋,走私白糖的利润,以及第一榨糖厂的利润,能解决一半以上的资金。剩下的,则可以明年下半年一边榨糖,一边偿还,不用建设厅出一分钱。”

“好好好”陈济棠高兴的说道:“走私白糖的利润,我一分不动你的,你只要将剩下的榨糖厂建立起来,我便记你一大功,以后建设厅的位置就是你的。”

“谢大帅栽培”

陈济棠慢慢的点点头,已经幻想粤省白糖占领全国的市场,一年数千万大洋的产值,上千万的利润,军费再也无需倚仗南鲸方面的施舍了。

想到这些,他说道:“陈先生要的甘蔗运输,你没有少人家的吧?”

吃水不忘挖井人,陈济棠还是惦记着陈光良的好!

冯锐说道:“没有,他们每个月能为榨糖厂提供1.5万吨甘蔗运输,仅运费就需要支付他们约12万大洋。”

一个月产值120万以上,运费占五分之一,甘蔗成本占四分之一,差不多近半的利润,因为还有配套酒精工厂。

陈济棠笑着说道:“这样的话,我就不欠这个人情了。”

随后,陈济棠又关切的说道:“对了,沪市若是也建工厂,你觉得影响大不大?”

冯锐马上说道:“沪市种植的甘蔗条件,肯定没有粤省好。只要我们解决原材料,全国也就我们最有优势,更何况我们已经走在前面。大帅无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