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东线终结

“嗯,这个时候乌克兰的油菜花应该开得正盛吧?说不定我们还能赶在花落之前去看看呢。”

就在俄罗斯投降,全世界都为之沸腾的时刻,奥尔加·尼古拉耶夫娜·罗曼诺娃依旧像往常一样,脸颊微微泛红,看着笑容温暖的约阿希姆,不禁回以一抹微笑。

当然,在前往乌克兰之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先和约阿希姆完成婚礼。

“最近尼基叔叔是不是忙着照顾牛群,几乎腾不出时间?”

“是啊,他还说,等以后去了丹麦,想自己制作牛奶和奶酪呢。”

相比起皇帝的身份,父亲更像个农夫,这让奥尔加既觉得有些失落,又有种说不清的复杂感。

“不过这也算是好事,至少在婚礼之前,他还能留在德国。”

“是啊,等我们去了乌克兰,恐怕就很难再见到父亲和母亲了。”

当初与汉斯会谈时,奥尔加曾一度忐忑不安,生怕自己言语太过轻率,但汉斯似乎并未放在心上,反而只是把她当成政治上的“新人”来看待,依然按照约定,开始着手说服乌克兰的临时政府,乌克兰中央拉达(Рада,议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嗯,把德国的约阿希姆王子立为乌克兰国王,然后让奥尔加皇女与其成婚?这倒是个不错的想法。”

出乎意料的是,乌克兰历史上最伟大的学者之一,同时也是中央拉达的领导人,米哈伊洛·格鲁舍夫斯基(МихайлоСерг?йовичГрушевський)对此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

虽然他本人并不支持君主制,但既然乌克兰是在德国的帮助下独立的,那么像波兰、芬兰那样成为王国,也并非不可接受的事实。

那么,刚刚建立的乌克兰王国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正统性。

与波兰等其他国家不同,乌克兰才刚刚迈出独立国家的第一步,因此,它在各方面的正统性都十分脆弱。此外乌克兰不仅有乌克兰人,还有哥萨克人、俄罗斯人、克里米亚鞑靼人、犹太人等多个民族,因此他们需要一个能够将这些群体团结在一起的象征。

而罗曼诺夫皇女,正是填补这一空缺的最佳人选。

再说了,既然要迎娶一位外国王族,与其选择一个陌生人,倒不如让一位熟悉的面孔坐上王后之位。

当然,这一切也不是毫无条件的。

“不过,沙皇与皇后必须永远不得踏足乌克兰。”

如果说奥尔加皇女还能引起一些同情的话,那她的父母可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奥尔加接受了格鲁舍夫斯基的条件,这一点,她早有心理准备。

但即便如此,她成为乌克兰王后的过程,也并不算一帆风顺。

“约阿希姆王子成为乌克兰国王?开什么玩笑!”

突如其来的反对声,竟然是来自哈布斯堡家族。

“威廉,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我比约阿希姆王子更热爱乌克兰,更理解乌克兰人民!比起他,没有人比我更适合成为乌克兰的国王!”

发出反对声音的,是奥匈帝国海军大将,卡尔·斯特凡·冯·奥地利(Erzherzog Karl Stephan Eugen Viktor Felix Maria von?sterreich)大公的幼子,威廉·弗朗茨(Wilhelm Franz Joseph Karl)。

他与父亲及长兄卡尔·阿尔布雷希特(Karl Albrecht Nikolaus Leo Gratianus)不同,他们沉迷于波兰,并认同波兰的文化,而他则被乌克兰深深吸引,甚至一直梦想着成为乌克兰的国王。

甚至,他还给自己取了个乌克兰名字,瓦西里·瓦什瓦尼(ВасильВишиваний),如此投入的他,当得知乌克兰国王的人选竟然不是自己,自然难以忍受。

这让奥尔加一时有些慌乱,毕竟她的未婚夫突然成了哈布斯堡家族争夺王位的竞争者......

但是——

“这件事,你们不必担心。”

汉斯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争论便迅速平息。

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让威廉·弗朗茨成为乌克兰的国王。哪怕现在哈布斯堡家族已经势微,但终究是可能成为霍亨索伦家族竞争对手的存在,他可没兴趣助长对方的势力。

“威廉,很抱歉,但你必须放弃乌克兰王位。”

“陛下......!”

对威廉来说,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无论是从外交还是军事角度来看,奥匈帝国都不得不依赖德国,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支持威廉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