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大厦将倾

至此,再无耽搁的必要。

......

“准备——!”

1913年12月22日。

“开火!!”

“轰隆!轰!”

宛如战神怒吼般的炮火撕裂天空,数千门大炮的咆哮在白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广袤平原上回荡。

“乌拉——!!”

伴随着这震耳欲聋的信号,数百万身穿厚重防寒服的士兵们开始向东进军,誓要在严酷的俄国寒冬中取得胜利。

无人能够阻挡他们的脚步。

不过,虽然俄罗斯母亲的“恩赐”亦或是“诅咒”——泥泞季(Распутица)早已在严寒中冻结,但俄军士兵们却连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更遑论御寒的衣物,战斗力可想而知。

“波兰万岁!”

“继续推进!我们每前进一步,祖国的版图便越扩展一分!”

相比之下,德军则陆续将在整个秋季训练的波兰人和立陶宛人源源不断地投入前线,使得这次的攻势兵力比上一次大幅增加。

俄罗斯将领们本寄希望于战线的缓解,因为德军之外最强的保加利亚军队已被调往巴尔干,负责迟滞不前的君士坦丁堡攻势。但......

“大事不妙!刚刚罗马尼亚正式向我俄罗斯帝国宣战了!”

“什么?!你说什么?!”

“比萨拉比亚和布贾克正在遭受攻击!必须立即派遣援军!”

“这、这群该死的罗马尼亚佬——!!”

罗马尼亚此前一直保持中立,但此刻却突然以“遗憾”的语气发布宣战声明,并向比萨拉比亚和布贾克发动进攻,使得俄军最后的一线希望彻底破灭,宛如冬夜黄粱一梦。

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简直是血淋淋的背叛。

罗马尼亚王室的立场姑且不论,罗马尼亚政府一直以来都是亲法、亲俄的势力占据主流。

但在他们的高层会议上,另一种考量却占据了上风。

“各位,现在我们有三个选择——”

“如同在上次巴尔干战争中一样,以国家利益为优先,占领比萨拉比亚、布贾克乃至敖德萨。”

“亦或者,我们可以愚忠地选择支持那个已经日薄西山的俄罗斯帝国。”

“又或者,我们什么都不做,眼睁睁看着竞争国扩张疆域。”

“而依我之见,为罗马尼亚谋求最优解的,是第一条路。”

“陛下和王储殿下若都持此见解......”

“的确,虽说特兰西瓦尼亚令人惋惜,但比起无所作为,倒不如加入协约国,至少能拿下摩尔达维亚。”

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本就是坚定的亲德派,而如今连未来的国王斐迪南王储也选择倒向协约国,这让罗马尼亚的政界和军方再无迟疑的余地。

在这个时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昨天的敌人可以成为今日的盟友,亲人亦可举枪相向。

对于长期以来被视为“朋友”的俄罗斯,罗马尼亚虽然感到抱歉,但国家利益更为重要。

再加上那位以活力四溢着称、深受国民爱戴的王储妃玛丽公主在他们之间的长袖善舞,进一步推动了罗马尼亚的参战决策,也使得民意倾向于站在协约国一方,罗马尼亚政府也因此无法再拖延决断。

“报!德国军队占领了里加!”

“协约国部队正逼近明斯克!紧急请求增援!”

“罗马尼亚军越过比萨拉比亚,正向敖德萨进军!陛下,请下达指令!”

“呃......呃呃......”

俄罗斯所有战线的警报骤然响起。

然而,作为总司令的尼古拉二世却在纷至沓来的战报冲击下,已然陷入迷茫之中,完全无法下达任何有效指令。

当然,沙皇并非毫无准备,他事先也拟定了一系列反攻计划。但计划归计划,如何将其付诸现实才是关键。而对于这位昏庸的“尼基”而言,这显然是超出其能力范畴的挑战。

“既然里加失守,那么拉脱维亚已无可救药。立即撤退至爱沙尼亚!”

“让后方预备队迅速向明斯克调动!若是明斯克陷落,斯摩棱斯克也会岌岌可危!我们必须死守明斯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上联系驻塞瓦斯托波尔的黑海舰队!如果他们能够守住敖德萨,罗马尼亚军就不敢轻举妄动!”

尽管沙皇已然失魂落魄,但俄国军中仍有一人挺身而出——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

他果断地接过指挥权,竭力阻挡德军的冬季攻势,哪怕这已然构成了僭越之举。

但此刻的沙皇早已无力自理,就连惩罚布鲁西洛夫的余地都没有了。毕竟倘若布鲁西洛夫不在,俄罗斯军队恐怕连像样的反击都无法组织,只能任由德军俘虏成千上万的士兵。

可即便他竭尽全力,也无法遏制俄罗斯帝国逐渐崩溃的局势。

而最危险的征兆,不仅仅出现在前线......

在表面平静的后方,动荡的暗流,早已悄然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