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发被叫来旁听,县令与士绅们之间的讨价还价他不管,只提了一个要求,要确认郑老三对郑店镇的控制权。
不久后,刘县令专程拜访了知府大人与邓来鸾推官,又给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打了报告,批复下来后就公布了处置结果。
经请示学政王志坚大人,虓夺郑氏举人身份,降为民籍,贪腐公银,罚没抄家。与此同时,郑大少买凶杀人未遂,判流放三千里。郑四作为从犯,一并流放。
郑二少此前的劫道案子自然也一并判下来,徒刑十年,并清查家产,赔偿受害人。
至此,郑举人及本家嫡系彻底失势,原本郑家各族系在郑店镇的势力,全部由郑老三接管,实际上,也就是被陈吉发接管。
而郑举人此前在县里经营的门面铺子充了府库,在浒黄州渡口的一间货栈转让给了贺觐明,以换取贺家对此事的支持默许。
经此一役,陈吉发在江夏县彻底打响了名头,从县衙到府衙,都知道有这么个秀才,占了郑店镇郑举人的地盘,如今是那方二十四村湾的话事人。
而陈吉发本人,了却了这些事务后,便着手准备乡试的事情了。
回到县学,教谕陈鉴对这位挂名学生做的许多事也有所耳闻,不过,这位陈先生更多是治学之才,于庶务关心不多,听说陈吉发回来,也只嘱咐他再莫要分心,剩下不到一个月时间,认真温书。
其实,陈吉发今年刚刚中秀才,且成绩一般,又热衷庶务,陈鉴虽听熊夫子推荐,知道他有些才学,可也并不认为他今年能考上。
陈吉发本人却不是那么着急。
毕竟,他是穿越者,带着金手指。
系统资料库里,有崇祯六年湖广乡试的原题,甚至还有明年春闱考进士的原题,以及殿试崇祯皇帝出的面试题。
陈吉发早就备好了后面考试的答案。
不过,他也知道,有答案也并不能保证考上。
明朝后期,阶级固化严重,世家豪门通过科举舞弊垄断官场,已经成了某种潜规则。
像陈吉发这种根基浅薄的新晋秀才,门第恰恰是他最缺乏的。
因此,像熊夫子那般关心他,动用自己的关系帮他请客铺路的老师,是陈吉发目前十分倚重的。
不过,陈鉴此人是个老愤青,本也因为针砭时弊被上面人不喜,这才满身才华在江夏县学蹉跎,所以,陈吉发对他也没报太多指望。
他寻思着,是不是抽空再去找趟熊夫子,上次学道的那些关系,乡试多少也能出点力。
就在陈吉发琢磨着下一步该如何走的时候,感觉身边的书童王绍康拉了拉他的袖子。
“少爷,看那边!好像是咱们家新收的那丫头。”
陈吉发抬头,发现街边有人争执,正哭哭啼啼与人拉扯得,可不正是沈玲娘那个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