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还是在汉阳门外分别。袁松涛的酒此时醒了大半,看着陈小雨有些不好意思。小雨只当忘了这事情,与陪她最多的高氏、冯氏和张氏亲昵作别。
回去的牛车上,陈吉发想着日间的事情,脑中盘算着新的产业,小雨却在旁边琢磨心事,半晌,开口道:
“哥,那些公子都是官宦子弟吗?”
“也不尽然,不过往后应该都是官身了。”
小雨默了片刻,又开口道:
“他们玩的东西我都不会,倒是原先与那个总到家里来的苏公子话多些。”
苏公子?苏云生?陈吉发惊讶扭头。
“你同苏云生聊得来?”
陈小雨面皮红了,如同煮熟的虾子。
“也算不上什么吧……就觉得他开朗,点子多,有趣。”
陈吉发有些无语,不过,若妹妹真是喜欢苏云生也不是不行。就是不知道那小子在感情上靠不靠谱。
话说回来,陈吉发本人在感情上就不算靠谱,倒是操起了别人的瞎心。
“他去武当要两年才回,你要等着他吗?”
“谁要等他了!哥哥,跟你说了没那回事。哼,不理你了。”
“管你等不等他,学习不能放松。”陈吉发笑道,“就算对这些不感兴趣,往后也是要经常接触的。今天是我欠考虑了,下次再有贵女的聚会,我帮你留意。那些闺阁小姐们玩的东西也是琴棋书画,你可千万不要懈怠。”
陈小雨撇着嘴,显然嫌他啰嗦。
“知道了,知道了!”
十四岁的女孩子正是叛逆期,陈吉发也不恼,温言细语又同她讲了许多励志的道理。
不管这个时代如何,陈吉发总归想让自家的妹妹多读书,明事理,将来不管是作为陈家的依靠,还是为她自己的人生,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数日后,乡试放榜,周之茂的情报十分准确,那日游玩的几位书生都中了举人,陈吉发也名列其中。除此之外,得了陈吉发“划重点”的熊文灼也过了线,得了陈鉴开小灶的刘成治也榜上有名。
只是不知为何吴成道却落了榜。
今年新收的三名嫡传士子全部中举,教谕陈鉴十分高兴,将他们三人叫到县学又勉励一通,告诫他们日后还要刻苦求学,切莫半途而废。
举贡再求学,便要去两京国子监。三位同学都很年轻,自然不肯止步于举人,都是有意再考春闱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