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一支军队能不能打,要看其战败时候的样子

【而我们的队伍,那断后都是抢着干的,为了掩护兄弟部队,为了完成任务,他们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头一个。】

天幕下,明朝,永乐年间,朱棣看着天幕,丝毫没有怀疑断后这件事,因为刚才他们就看了一部电影,那三十四师,当真是绝命后卫师啊。而想想现在的,朱棣无奈的叹了口气:“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多少年来的‘规矩’啊”。

太子朱高枳在旁边也数着,“铁原的63军,劣势人数硬生生的挡住霉菌的大军,四渡赤水的九军团伪装全军诱敌完成任务后还没全身而退,还有如今的湘江三十四师”。

“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这些可都是一等一的猛啊,这样的送死任务都可以坚定不移的执行,最强陆军名至实归!”。

明朝末期。

打了败仗的李自成看着天幕,又转头看向空无一人的身后,不知道说什么好。

完全符合天幕上说的,胜仗时顺风顺水,那军队人数蹭蹭往上涨,而今一个大败仗,全就垮了。

【再举了例子,有个退伍军人曾经分享过,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98年的抗洪抢险,按他自己说,他所在的师只抽调一个团上洪灾现场,各团都争先写血书要求参加,他们团很不幸的没有被选中,全团的战士群情激愤,团长都没办法了,最后师长亲自前来安抚才算勉强安抚住。很多网友对当年的洪灾已经没有印象了,这么说吧,现在网上战士们抗洪抢险的照片,很多都是来自当时,当时人民军队的断后任务就是用血肉之躯与天灾抗衡,打通群众安全转移的通道。】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说在战败的时候,特别是战败撤退的时候,就是考验一支军队的政治素质和军事素质。有没有坚定的信仰,有没有严密的组织,有没有牺牲和奉献精神,这些东西都不是凭空来的,只有真正为国为民的军队,只有有坚定信仰的军队,才能做到败而不乱。】

【再说一个事情,长征不就是打败仗后没了办法只能跑的结果吗?一个正常的军队早跑光了,结果这些战士们明明自己都朝不保夕,还要为了天下苍生,连滚带爬的也要追上总部继续干革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这途中为了拯救更多人,管棉服的冻死了,管食物的饿死了,以及未来让战友活下去把食物让给了别人的更是数不胜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