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一支军队能不能打,要看其战败时候的样子

【就是在这种困境下,先辈在撤退路上还各种行侠仗义,吊打各路牛鬼蛇神,于是才有了真正的本党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是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进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天幕下,人们无不感慨组织的先进性,“胜不骄,败不馁啊”。而此时陈勇看了看评论区,发现好多人在讨论一个事。

[我军断后任务是要抢的,才不会像公知拍的《集结号》那样。]

[断后的一般都是骨干,是精锐部队,那是真的有钢铁般的意志,战斗力高,战斗素养强,明确知道战斗目的,所以《集结号》问题太大了。我当年看《集结号》的时候就觉得哪里不对,后面看《血战湘江》才发现,问题是我军根本不需要欺骗让谁谁谁去守阵地,只需要下命令,自然有人去。]

[亮剑没集结号那么明显,而且观众主要被演员的演技吸引,忽略了里面不少阴暗内核,但其显然对我们人民军队是不够了解的,所以网上就有亮剑是“一流演员,二流编导,三流原着”之说。对人民军队了解越多,越理解。]

[如果真的如剧情讲的那样李云龙纵兵抢粮,甚至战场抗命,那早都枪毙好几回了。]

天幕下,人们对这些观点也是非常赞同的。

明朝,朱高枳看着那些评论说道:“断后部队突围,一般都是要么把追兵吓到不敢再追之后从容归队,或者死战到底和阵地共存亡。让一些没有经验的部队上,白牺牲人不说,还完不成任务,而靠骗才能达成目的,怕不是要兵变啊”。他虽然不如老二懂军事,但这些基本道理还是懂的。

朱棣点点头,“阻击作战是极其危险的,战前作战会议会制定好所有计划,探查好敌军装备和规模,以及阻击多久,撤退路线,有无接应,在哪里归建都是战前研究好的,靠骗,怎么可能”。

没有看过这些剧的他们靠评论提及的剧情做着推论,继而说道:“记得之前看过他们后勤的管理,很是完善,甚至发生恶性事件还有登上报纸批评”。

“管伙食的饿死的,管衣服的冻死”,朱棣说着这些,他不相信这样的军心需要靠骗来断后,“其他队伍是,人人都想吃肉。而他们,是可以人人喝汤,让战友伤员吃肉,这就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