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文道留名,镇南王举荐宁浩?

“留名还来得及吗?”

宁浩当然也想名震大禹。

以他现在的修为进展速度,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能入四品。

而君子劫又相当重要,这时候名震天下,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但天地异象都快消失了,怕是来不及。

“再晚点就真的来不及,现在下笔留名,天下皆知你宁浩之名,十年之后,你若能入四品君子,必将有如神助……”

苏牧急的半死。

要是换成他来,巴不得全天下的儒家学士,都知道他苏牧。

而且他知道宁浩的文道天赋特别变态,可能十年,就可以成就四品。

十年恰好是人记忆最深刻的时段,不至于时间久远而被遗忘。

而十年后,宁浩也才二十八岁。

二十八岁的四品,足以载入圣院史册,媲美某一位圣人。

“好!”

宁浩也有些激动。

他再次拿起笔,沾上墨汁,在诞生过鸣府镇国佳作的纸上,写上宁浩二字。

轰隆~

宁浩刚写上名字,九天之上便直接响起一道惊雷声。

震的人头皮发麻。

“真有效果?”

宁浩心神微动,连忙抬头,就发现原本消散的天地才气,这时候仿佛受制于天地规则,在九天之上虚空勾勒出两个金色大字:宁浩!

这一刻。

原本抬头盯着镇国诗《悯农》的民众,突然发现虚空上出现了两个金色的字‘宁浩’。

字迹优美,有几分狂草的意思在里面。

“这是什么意思?”

“镇国大儒的名字,刚才的镇国传世佳作,就是这个宁浩所作,这是文道留名,预备准圣!”

“宁浩,原来他叫宁浩,哈哈哈,是我宁家族人,好,好!”

“哪位大儒叫宁浩的,快查……镇国传世,准圣之资,若能与其交好,便是准圣友人,前途无量!”

大禹各府儒家学士和民众以及武夫,都被惊吓到了。

所有人都想知道这个宁浩到底是谁。

长相如何。

年龄多大。

是否婚配……

总之,所有人都很清楚地明白,宁浩此人,已经是名动大禹。

只是只闻其名,不知其人。

此时,南湘府永安州城中。

不少儒家学士留在城中,三五成群聚在一块,讨论研究昨晚中秋诗会的传世诗词。

“刚才又出了镇国诗,我大禹如今是人杰辈出啊,锄禾日当午……想来应该是个隐士大儒。”

“不错,一般人还真写不出来,写的太好了,此诗文道鉴定是镇国,但我觉得足以传世,起码千年传唱!”

“刘兄所言极是……”

儒家学士推杯换盏。

“刘兄,朱兄,苟兄……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一个气喘吁吁的儒家学士,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进包厢之中,神色惊骇。

刘姓儒家学士皱眉道:“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