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学士道:“宁浩,是宁浩……文道留名,文道留名啊!”
“什……什么意思?什么宁浩?宁学士留什么名了?”
几个儒家学士有点懵。
这杨兄也真是的,他们当然知道宁浩会文道留名。
能够写出中秋绝唱的传世诗词的人,怎么可能文道不留名。
“不是,刚才三首鸣府,一首镇国的诗词,又是……又是出自宁学士之手!”
那杨姓儒家学士颤抖着声音懂啊。
唰!
众儒家学士猛地站起身来。
刘学士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昨晚才出传世,他就算是圣人转世,也不可能睡一觉,就再出镇国佳作。”
朱学士道:“我不信,你听谁说的?而且那是写农夫的,宁学士又不是农民出身,他懂个屁,我不信!”
“杨兄,你是不是魔怔了?要知道天骄不是只有宁浩一人,不要觉得宁浩创作出过传世诗词,就觉得什么牛逼的佳作都是他写的,难道天下学士还欠他几斗才华啊?”
苟学士不由地嗤笑。
他就特别不喜欢杨学士这种舔狗,干脆吹嘘宁浩是圣人转世都比这个真实。
“我魔怔个吉尔,你们自己站在窗户边看……”杨学士被气到了。
几人神色微变,连忙走到窗前。
抬头就看到了狂草体的‘宁浩’二字,几人当时便触电似的身形一哆嗦,呆滞在原地。
与此同时。
其他酒楼、茶楼、书坊之中的儒家学士,都被震撼的目瞪口呆。
宁浩!
又是宁浩!
……
悬镜司衙门之中。
孙兵跟周劲夫和刘祖贤以及杨伟范剑等人,呆呆地看着虚空上的‘宁浩’二字。
“这是宁浩兄弟的宁浩吗?”
“是……我见过他的名字,是这个!”
“我的天,这一下,恐怕天下人都知道宁浩兄弟了。”
“只知其名,不知其人……只能说,宁浩兄弟的君子劫稳了!”
“宁浩兄弟不是武夫吗?”
“这话听听就好了!”
孙兵久久未能回过神来,随后道:“都准备一下,陈大人去迎接曹公了,相信很快就会抵达永安州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
众悬镜人抱拳领命。
……
“宁浩?”
京城皇宫之中,才从太庙离开的大禹皇帝,自然也看到了九天上的文道留名。
很显然,刚才的镇国诗,就是出自这个叫做宁浩的人之手。
“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那么熟悉?宁浩……”
大禹皇帝觉得名字耳熟,旋即脸色猛地一变:“这……这不是悬镜司天刑使的名字吗?”
“这小子竟然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成了天刑使?”
“果然这些读书人都是一身反骨,竟然敢弑君!!”
大禹皇帝感觉脖子凉飕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