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起身,”赵佶呵呵笑着,脸上露出温和的神色,伸手虚扶,语气亲切地说道,“童爱卿啊,在西军几年,也是受苦了!看看你,又黑了不少!”
“烦劳官家惦记,”童贯呵呵一笑,脸上洋溢着忠诚与感激,“再辛苦,也是臣的本分!不负官家信重!”
“爱卿如此匆忙请旨回京,可是有要事?”赵佶微微前倾身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他深知童贯此次回京必然有重要的事情,否则不会如此急切地请旨。
“臣在西陲边境,对陛下日思夜想,又因身负皇命,不得在陛下身边伺候,实在是心中惶恐,唯有多立些功勋,回报陛下,”童贯言辞恳切,脸上满是忠厚之色,他微微低垂着头,声音中带着一丝遗憾,“只因最近得了一个关键消息,才快马加鞭,面陈陛下!”
说罢,童贯偷偷抬眼观察着赵佶的反应。
“何事?”赵佶原本微微后仰靠在龙椅上,听到童贯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致,身体前倾,目光紧紧盯着童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据臣打探的消息,辽国最近怕是要生乱子!”童贯眼中放光,神情激动,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乌古部和敌烈部准备叛辽,其内部不稳,正是咱们大宋天军北伐之时!凭借西军英勇,陛下英明神武,定可一举夺回燕云!”
辛淑献和冯瓘站在一旁,听着童贯的话,也都神色振奋。他们都深知,若真能北伐成功,夺回燕云之地,那将是何等的功绩。
“夺回燕云,可封王爵!”
自己二人跟着童贯,即便是喝几口汤,立下功勋,得个爵位,转个上护军柱国之类的勋臣名号,也是有希望的!
如此,他们也能在这青史上留名!
赵佶听了童贯的话,脸上露出一丝思索的神情。
燕云之地,一直是赵宋皇室心中的执念,若能收复,必将名垂青史,见了祖宗也能有话说!
但他也清楚,北伐并非易事,其中的风险和困难也不容小觑。他微微皱眉,目光在童贯、辛淑献和冯瓘三人身上来回扫视,心中暗自权衡着利弊。
宣和殿内,时间一点点过去。
童贯、辛淑献和冯瓘三人站在那里,眼睛小心的看向龙椅上陷入沉思的赵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